朝聚眼科医疗欲赴港上市,张氏家族及其一致行

股票知识 2023-02-03 19:33www.16816898.cn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1月6日,获悉,近期朝聚眼科医疗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朝聚眼科医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海通国际和华泰国际担任联合保荐人。

  目前,中国眼科医疗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的规模从2015年的人民币730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1,27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5.0%,预计将进一步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2,231亿元。

  在此背景下,朝聚眼科医疗寻求上市又会演绎怎样的资本故事呢?

  家族集体控股

  从股东架构来看,朝聚眼科医疗目前由张氏家族及其一致行动人控股。

  据招股书显示,朝聚眼科医疗由张朝聚于1988年创立,该公司第一大股东系一致行动人,即张氏家族成员及其配偶,共持股58.09%。

  据了解,张朝聚子女张波洲、张小利、张俊峰及张丰生及侄女张玉梅继承了张朝聚股权。朝聚眼科董事长及执行董事为张波洲,执行董事为张小利、张俊峰、张光弟。

  其中,张小利持股为16.73%,张波洲持股为15.35%,张丰生持股为11.91%,张俊峰持股为11.91%,张玉梅持股为1.72%。

  注意到,IPO前,弘晖资本创始人、CEO王晖通过控股厦门朝翕及Light Medical

  Limited于公司持股14.29%。兰馨亚洲于公司持股比例12.24%。弘晖资本、兰馨亚洲分别为公司第二、三大股东。

  眼科医疗纠纷繁多

  据招股书显示,朝聚眼科医疗经营由17间眼科医院及23间视光中心所组成的网络,其收益主要来自于消费眼科服务及基础眼科服务。

  消费眼科服务包括屈光矫正(包括老视矫治)、近视防控以及提供视光产品及服务,这些服务的费用一般由客户承担。基础眼科服务包括公共医疗保险计划可能涵盖的白内障、青光眼、斜视及小儿眼病等多种常见眼科疾病治疗。

  鉴于近年来中国社会消费需求增加,该公司计划在维持基础眼科业务的基础优势的,将战略重心更多地放在消费眼科服务业务上,并投入更多精力追求持续快速的增长。

  但发现,随着朝聚眼科医疗业务的扩大,该公司也存在较多的眼科医疗纠纷。

  招股书披露,于往绩记录期间,朝聚眼科医疗合共发生42宗与患者有关的医疗纠纷,当中41宗已于截至可行日期解决。数据显示,仍有一宗尚未解决的医疗纠纷,该名患者指控该公司医疗失误及治疗不当,导致发生角膜感染,后续由于该等感染导致视力丧失。按此计算,朝聚眼科医疗旗下医院平均约每一家医院发生一起医疗纠纷。

  实际上,在眼科医疗领域出现眼睛治疗问题的情况普遍存在,如国内眼科治疗的知名公司爱尔眼科近年来就屡次因医疗事故和“擦边球”式的营销推广被投诉。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统计,2014-2020年,爱尔眼科作为当事人的医疗损害相关案件共计75起,对患者的赔偿金额从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虽然朝聚眼科医疗非常重视客户在其设施中的体验,正如爱尔眼科一样,该公司也无法规避营运所引致的病人投诉、医疗纠纷及法律诉讼等固有风险。该公司同样无法保证旗下任何眼科专业人员未来不会遇到误诊、医疗失误或不当行为的索偿。

  经营业绩呈增长态势

  招股书显示,朝聚眼科医疗的营收和利润水平均呈现增长趋势。

  在2018年、2019年,该公司的营收分别为人民币(下同)6.33亿元、7.15亿元;在2020年前9个月营收为5.97亿元,上年同期的营收为5.5亿元。

  朝聚眼科医疗在2018年、2019年的期内利润分别为2920万元、7080万元;在2020年前9个月的营收为1.02亿元,上年同期的营收为6110万元。

  如今,朝聚眼科医疗的前辈爱尔眼科早已上市,并成长为市值近人民币3000亿的巨头,作为上市新人,朝聚眼科医疗又会演绎怎样的资本故事呢?我们拭目以待。

  

  转载声明本文为原创资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为侵权。

  风险提示 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