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从山寨别人到山寨自己
这位互联网界的“全民公敌”,正在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新生态
来源《投资时报》
文王亮
在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张力军眼里,马化腾很有进取心,但他身上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种霸气和杀气腾腾的感觉,反而比较中庸、温和。互联网评论员洪波也说,马化腾是一个对趋势和技术相当敏感的人,不喜欢和产业界交流,更享受的是私下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就是这样一个更乐意待在家里面对计算机做各种产品体验的“宅男”,却在不断超越国际互联网巨头。他只用了15年,就把一家注册资本仅50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第三、亚洲第一、中国用户最多的互联网公司。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在一份题为“互联网趋势”的报告中表示,马化腾领导的腾讯在创新能力方面已经超越了微软,在虚拟物品创新以及货币化能力方面,远远超过Facebook。
2013年9月,靠着微信这一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杀手级应用,腾讯控股股价突破1000亿美元。对于微信的成功,马化腾将之归因于“内部竞争”。而业内人士戏谑称,马化腾领导的腾讯已经从“山寨”别人过渡到“山寨”自己。
不过同行对于这位“技术宅男”却颇多微词。当市场出现一款热门互联网产品,腾讯随即跟上,“马化腾,山寨王”的段子在社交网站不胫而走。很多人感慨,“腾讯一直在抄袭,从未被超越。”奇虎360董事长周鸿伟也曾调侃道“中国互联网除了腾讯之外,所有公司的产品,基本上腾讯都抄了。”
一向低调的马化腾回击道“企业不是为了做别人没有的东西才存在。我不盲目创新,最聪明的方法肯定是学习最佳案例,然后再超越。”
2013年伊始,腾讯终于把“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神战术用在了自己身上,马化腾一手导演了“腾讯山寨腾讯”的大片,演员是微信、QQ,故事主线是微信突袭上位,QQ谋求复辟。
马化腾说,他最怕团队内部有惰性,当时QQ用户已经很大了,可你不知道危机从哪里来,那你不是跟别人竞争,就要跟自己竞争,否则你在一个市场太舒服了,一定会失败。微信就是腾讯内部竞争的一个结果。
微信这个马化腾导演的颇似“宫廷内斗剧”的产物,成功的把通信、社交、平台化三者一体建立起来,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创新。基于此,马化腾甚至想象着未来互联网世界是不是不需要域名,不需要注册一个网址,只需要一个号码,用二微码一扫,所有的服务都可以提供。
马化腾勾画出的微信未来,让周鸿伟也颇为妒忌。这位以强悍著称的360董事长称“50个360产品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微信,移动互联网领域只有马化腾拿到了‘船票’,其他人都还在摸索。”
不过马化腾自己却比较谨慎。他说“在转向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我也惊出一身冷汗,不管你多强,在移动互联网大浪潮面前,你疏忽一个月,可能就会翻船。而我们拿到的仅仅是一个站台票,我们对未来仍是一片未知。”
微信的成功让马化腾意识到未来最大的机遇来自跨界融合。他认为,未来几年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的规模,而腾讯的策略就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将社区网络和电子商务结合起来。轰动一时的“三马”(中国平安马明哲、阿里巴巴马云、腾讯马化腾)成立众安在线保险公司,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创新。马化腾知道很多事情他是做不来的,一定要靠合作伙伴参与,比如现在整个腾讯平台前几名的社交游戏,也都是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近年,他在平台建设上也花了一番心思,早在2011年6月腾讯召开的开放大会上他就宣布,腾讯产业基金从50亿扩容至100亿,目标是向第三方合作伙伴年分成200亿。他还承诺腾讯开放的大门打开就不会关闭。
那次会后,前支付宝数据架构师、现丁香园CTO 冯大辉说“原来,腾讯这次的开放平台是来真的,不是公关。”而互联网评论员洪波评论道“他这是对内公关。一万多人的公司内部发生变革,是极为艰难也是极为凶险的事。而一旦主动变革成功,腾讯能为自己赢得下一个黄金十年。”
洪波记得在2007年底的一次聚会上,马化腾忽然问大家“你们怎么看Facebook的开放平台?”紧接着又追问了一句,“这种开放平台,能否引入到中国?”
我们一直认为,马化腾不可能成为中国的史蒂夫·乔布斯。腾讯也许可以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毕竟腾讯拥有着中国大陆庞大的用户市场,而这家公司又几乎蔓延到中国互联网的所有领域。但在很长时期内,腾讯并不是以创新精神著称,而似乎只是一台赚钱机器,而其赚钱能力更多是建立在他人的创新之上。这也为马化腾赢得了互联网界“全民公敌”的称号。这也让我们忧心忡忡中国为什么一直不能产生真正改变全球产业的创新性产品和创意?在我们的企业家英雄中,能不能产生像乔布斯这样的用创新精神驱动公司的人,而不仅仅是运作关系赚钱的高手和时代助推的富豪?
而如今,马化腾和他的腾讯,正日益成为创新精神的有力阐释者。马化腾说,腾讯现在的梦想,就是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新生态。这位互联网界的“全民公敌”正在积极调整自己的姿态,而我们,也对他怀有了更高的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