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做“农夫”
在股市大潮中,从来都忙碌着两种类型的投资者猎人与农夫。从身份本性上说,二者有显著区别。猎人是以速战速决的方式来获取资源,农夫是通过先期持续的投入来获取回报;猎人一般居无定所,农夫则有固定的家园;猎人可能每天都会经历“决定性的时刻”,而农夫在春耕、夏耘、秋收与冬藏的每个环节,干任何活都不能马上看到效果;猎人通过单向的、一次性地猎取方式求生存和发展,当猎到食物后,便会拂袖而去,而农夫不求速成,不寄望于侥幸,以先付出再获回报的方式来获取持续的生存和发展。
具体到证券投资,猎人与农夫则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投资理念和操作策略。猎人每天在市场上寻找着新的投资机会,根据时刻变化的消息来进行提前布局和投资决策,需要根据市场的热点变换来把握投资方向,,他们几乎总在面临重要决策。对每日刺激的追求,使他们惯用“波段操作”来获取差价。而农夫则按照自己对风险与收益的偏好,根据对基本趋势的理解,建立符合自己原则的投资标的组合,然后根据投资标的是否已经不再符合自己的投资标准而做出动态调整,他们的投资显得非常从容。
在普通中国投资者的习惯中,一般只有在多空因素形成较为明显的制衡、股指维持横盘状态时,才可能形成“捂股待涨”的农夫式操作模式,原因在于他们获利或套牢都不多,不容易采取下一步行动;而作为新兴市场,中国股市向来较为活跃,涨跌幅均较为明显,在长期波浪震荡之中,多数投资者自然“适者生存”,容易采取主动跟踪“庄股”,而后采取波段操作的投资模式。尤其是当下,宏观经济数据不给力,投资者更容易采取追随短期趋势波段炒作,他们不愿意、也不敢于长期持股,因为害怕好容易获得的差价在退潮后损失获利。
从短期看,股市中的农夫群体或许没有带来大幅盈利或亏损,而猎人群体则出现了较大分化真正成功者获利颇丰,追涨杀跌的失败者也大有人在。,无法说股市投资者究竟应该偏向农夫耕耘还是猎人狩猎,同体来看,应该视标的股票的性质而定。如果标的股是一只兔子,长阳长阴,股性活跃,那么就应该采用猎人式投资;而如果标的股是一颗种子,就应该着眼长远,不计较短期得失,像农夫培育庄稼一样捂股待涨,期待下一个贵州茅台和包钢稀土的现身。
但多年以后,我们看到的结果就会出现迥异——基本上都是农夫式的投资策略更能让投资者获得超常收益,这其中典型的案例就是巴菲特式的投资,很多中小投资者在忙忙碌碌的“波段操作”中微不足道的收获远不能望其项背。在此背景下,建立农夫式的投资理念,选择“金种子”式的上市公司,或许将更能够在未来获取稳定持续的收益。
纵观A股二十余年来,15倍以下的市盈率基本上都是历史的底部。目前大盘确实已经在底部区域徘徊,但它震荡的时间有多长谁都无法确认。如果放眼长远,当下应该是入场的好时机。在选股方面,多选择具备高成长、垄断性技术和稀缺资源的低估值个股,把它们像“金种子”一样高度重视、悉心栽培、不离不弃,在中国宏观经济已从抗通胀的主要任务转为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大背景下,投资“金种子”或许能收获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