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上市公司存货风险
近期笔者对2010年上市公司年报\11年季度报告进行梳理研究发现,目前A股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其存货风险陡增。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182家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账面存货金额合计高达3.5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有可比数据的1833家上市公司一季度存货金额为3.49万亿元,同比增长35.3%,环比去年四季度则增长了9.6%.
从存货大增的原因上来看,上市公司存货增加一方面受到价格上涨的影响,一方面有需求回落的因素。由于通货膨胀预期较高,在PPI和CPI指数一路攀升的形势下,价格上涨使得等量的存货价值有所提高;而,企业在通货膨胀环境下更倾向于持有实物而不是货币,这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为了规避未来可能的原材料价格走高,而主动增加了原材料等的储备,但一些企业因供求关系或未来产品淘汰面临的风险急增。
从会计学理论来看,在流动资产中,存货的特性决定了其流动性、安全性风险较高。会计方法需要对存货的风险进行核算反映,,产生了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计量方法。存货价值受到市场价格波动或是实体毁损等影响而致使其不能按照历史成本进行变现,从而按照历史成本反映的存货帐面价值便与存货事实上的价值存在缺口。通过会计处理来反映这种性质的价值缺口,可以有利于企业的资金流转,还可以督促企业密切关注市场,尽量减少存货价值损失。成本与市价孰低方法便是解决之道。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跌至成本之下时,由此形成的损失已经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因而应将这部分损失从存货价值中扣除,计入当期损益。否则,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价时,以历史成本反映的帐面价值会形成虚资产,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如果某些存货具有类似用途并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实际上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可以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就目前上市公司存货创历史新高的角度来看,笔者预计今年上市公司去库存压力较大,而一旦触发上述跌价准备条款,那么上市公司业绩将发生较大的变动,从今年整个市场运行态势来看,上市公司业绩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或不确定性,而存货量较大的上市公司更是如此。从投资学角度来看,投资者应回避存货过大且易未来产品淘汰的上市公司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