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雇佣到合作:“个体户”基金经理将成行业新

基金 2020-03-05 07:43www.16816898.cn私募基金
摘要编者按随着互联网逐一改造着各个行业,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感受尤为深刻,不论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和估值逻辑被改变,还是余额宝带来的基金产品电商化热潮,公募基金的方方面面都深受互联网的影响。未来,在互联网去平台化的冲击下,投研人员的个人品...

  编者按随着互联网逐一改造着各个行业,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感受尤为深刻,不论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和估值逻辑被改变,还是“余额宝”带来的基金产品电商化热潮,公募基金的方方面面都深受互联网的影响。未来,在互联网去平台化的冲击下,投研人员的个人品牌价值将逐渐提升,而重塑投资逻辑、完善估值方法成为基金经理调整投研思路的重点,基金公司也将运用大数据等新工具进行投资产品创新。

  当千万年薪也留不住“一姐”王茹远,当“一哥”王亚伟又要开募20亿新基金,这已不再是公募基金行业令人忧心的一个个“奔私”故事,而是一个行业进化进入新常态后的众生相。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互联网浪潮席卷之下,个人的价值凸显,大平台的作用消减,投资管理行业中新的组织模式和合作方式已初露端倪。

  资管个人品牌价值提升

  一个月的时间,原宝盈基金基金经理王茹远连发了两封言辞恳切的公开信。一封是在她告别宝盈基金之时,一封是她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之际,均引发媒体关注以及社交平台上高频转发,使其离职创立新公司广为人知。

  树“个人品牌”意识萌动

  王茹远成名于2013年在TMT(科技、媒体、通信)领域的投资,其所管理的基金获得当年混合型基金业绩第一。但今年下半年即传出王茹远将离职自创私募的传闻,有消息称宝盈基金欲以千万年薪挽留,被王拒绝。

  10月,宝盈基金正式公告王茹远离职。王茹远执意离开的原因,在其告别信中可窥一二,“公募以前拥有的平台优势和信息优势已经没有了,繁文缛节的流程都成了提升投资业绩的桎梏。”而随着她第二封公开信面世,其新公司也走进了大众视野。

  研究TMT行业出身的王茹远显然深谙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规律。她在信中侃侃而谈对投资的理解以及过往捕获的TMT领域投资成绩,并提及业内同行赠送的 “互联网女王”、“科技女王”、“基金一姐”等称号。一条微信平台上的转载,阅读量在一周内已突破3万次。

  过往基金经理“奔私”大多静悄悄,甚至刻意低调回避对公众曝光。能够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大多是行业中的精英,他们在业内已深受认可,不愁客源。但未来随着“单干”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多,其中一些或许会更愿意 “抛头露面”,并以意见领袖面貌出现,来争取更多的粉丝。

  在竞争激烈的卖方研究员群体中,更明显地出现了树立 “个人品牌”的意识。除了一年一度的外部评选,一些研究员或研究小组越来越广泛地运用自媒体推广其研究成果,寻求曝光,积聚人气。他们在微信平台上设立的公众号,更多是以其个人身份示人,而非其所在的研究所;或在类似“雪球”这类专业社交投资网站上实名注册。

  广发基金分管投资的副总经理朱平曾作出预言:粉丝经济学可能是一个趋势,未来研究员将走研究员工作室模式,完全有可能依托在“雪球”上,或者几个证券公司可以合用一个研究员。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获得他们的报告,想进一步看更有价值的资料可能就要入会,交会费,或者佣金提成。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