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势头稳固 专家:当前降息空间有限
原标题:经济复苏势头稳固 专家:当前降息空间有限
在11月18日召开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专家表示,随着经济复苏势头稳固,前期应急式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到了回归正常化的阶段。当前并无多少降息空间,政策在调整过程中要避免大幅转向和形成单向预期。
调控应回归常态
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表示,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与世界经济走势出现分化。在宏观政策上也出现分化,我国保持正利率,全球利率持续下行至或零利率。“从我国国情看,坚持货币政策正常化是有道理的。”
曹远征认为,在过去10个月中,杠杆率在升高,我国经济已开始进入全面复苏,不再需要强刺激性的货币政策,应回归常态。政策回归常态也可能导致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给汇率市场带来压力。因此,要考虑货币调控重新寻“锚”的问题。除关注物价水平外,政策制定还应关注资产价格,可考虑以国债无风险收益率作为标的,建立健全曲线。
降准降息概率低
有专家认为,总体而言,我国目前市场利率水平低于自然利率均衡水平。这会导致资源分配到一些低效率领域。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现在并没有多少空间降低利率,这也为央行保持常态化货币政策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理论支撑。
在政策工具方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表示,当下,法定准备金率大幅下降后,由于市场利率较低,银行将超额存款准备金投入市场动力不足,导致降准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有限。未来可能要借鉴发达国家做法,从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转向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利率等其他新工具。
另外,张成思认为,未来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也需更加灵活。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当下外汇资产占比约六成;其他存款性公司债券,包括对传统公司的授信、再贷款等则占比三成左右,仍然较低。货币调控在寻“锚”过程中还要同时配合人民币国际化推行。
保持松紧适度
【()、】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此前强调,央行需适当释放可松可紧的信号,避免政策大幅转向导致金融条件持续趋紧而形成单向预期。
管涛称,债券收益率和资金利率能较快反应货币政策边际变化,但是信贷传导较为缓慢。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此前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走势比较强劲,动力较足。面对这种情况,要考虑下一步政策,总体上继续保持松紧适度。当然,政策调整要基于对经济状况的准确评估,不能仓促和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要把实体经济服务好,也不能出现“政策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