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新规持续发酵—— 定增产品市场热度大降
继年初和5月证监会相继收紧定增市场门槛之后,减持新规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5月底,纳入统计的私募定向增发产品近七成亏损,今年以来整体平均收益为-4.5%。其中,5月平均收益创下了今年以来最低记录,高收益产品数量相较前几个月也进一步缩减。
近七成定增产品亏损
作为私募基金事件驱动策略产品中的一种,定增产品今年的收益情况不容乐观。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纳入统计的私募定增产品共计282只,今年以来整体平均收益为-4.5%,其中仅85只产品获得正收益,占比30.14%,69.86%的产品亏损。
与此同时,私募定增产品的业绩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且高收益产品的数量相较前几个月进一步缩减。在85只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中,涨幅超过10%的产品有21只,涨幅超过20%的产品有13只,其中“定增冠军”乔戈里中明中小盘定增涨幅达到了76.54%;在197只负收益产品中,高达100只产品跌幅超过10%,最大跌幅为53.45%,这使得私募定增产品的业绩首尾相差高达129.99个百分点。
基岩资本副总裁黄明麒告诉记者:“此前再融资新规出台、定增市场遇冷时,已有私募机构在内部明确,不参与定增项目;减持新规出台后,有机构更是确定完全不再做定增项目了。”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也证实了这一观点,指出5月份单月定增产品募集金额仅有280亿元,不及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真正的好项目才能吸引市场的青睐,这就要考验投资机构的研究实力了。”
更注重企业投资价值
那么,排名靠前的产品是如何在定增市场获得可观收益的?对此,记者采访了中投昆泰基金经理于东凯,他表示,虽然2月监管政策的出台导致产品受到一定影响,不过现有的产品总体效果符合预期:“由于中投昆泰一直以来注重企业的价值投资,并不追求过高过快的短期收益,所以政策效应对我们的影响长期来看是有限的,我们的策略恰好适应了监管要求。”
“随着政策实施的深入,未来定增市场规模会进一步缩小,不过规模缩小并不等同于没有价值。”于东凯表示,“从海外经验来看,针对特定对象增发股份的行为,参与方往往都是大型企业或机构,这些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要比一般投资者更多更深入,所以中国未来定增市场的良性发展更多的应该面向特定机构展开,我们以后也会将定增投资的特定对象转为机构,随着参与门槛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定增投资领域将会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
(:DF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