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未来看好新兴消费 增配价值股
未来较长时间看好新兴消费
随着中国的人均GDP过了8000美金以后,整个消费的趋势从传统的衣食住行,往娱乐、健身、体育、网红经济等等这些方向去走,这些新兴的领域会有越来越多的相关创业公司、上市公司出现,行业会非常宽。虽然目前相关公司市值只有几十亿的规模,但随着中国人均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变迁,新兴的体育、健身、网红经济,包括像一些干果电商领域,未来成长方向非常大。
具体到网红经济,华商基金较早提出了这个概念,尤其是年初的时候,就已经对这个现象非常关注。他认为,传统的消费品,走的是一个品牌厂商加上传统媒介,再到终端用户的过程,是一对多的信息传递和品牌转换的过程。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量的新生品牌或者原创的品牌,甚至是一些微博上的大V自身创的品牌,通过粉丝聚集来实现他的变现。随着新兴消费的兴起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传统生产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大V定制化的产品销售给他的一些粉丝客户,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提升各个环节的价值链,还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提供一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些网红经济领域一定会产生未来成长性特别好的公司,从而蕴育特别好的投资机会。
配置需求仍是债市的“稳定器”
今年上半年股债跷跷板效应显现股票等风险资产的大幅波动使得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直接推升债券的配置需求。而四季度经济短期企稳、通胀预期回升,股市走出震荡上行行情,债市则进入阶段性调整阶段。
对此,广发汇平一年定期开放债拟任基金经理代宇认为,债市经过两年牛市,债券收益率已经出现明显下滑,且下滑速度超过以银行理财为代表的负债端的成本下降速度,,债市容易受到短期刺激出现价格波动。但中长期来看,债市中期仍然有基本面支撑,短期的调整将孕育更加健康的行情。
10月以来债券市场出现调整主要是受四个方面影响,经济短期平稳,通胀压力显现。二是资金面持续偏紧。10月份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连续12个月下滑,且10月是三季度缴税期,缴税效应显现,近期IRS市场利率继续走高也表明市场对于资金面担忧。三是政策趋严。央行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测算,且政治局会议关于防金融风险、抑制资产泡沫等表述进一步传递了监管层防风险意图。,美国大选后市场对于特朗普经济政策短期刺激经济与再通胀预期提升,带来全球债市短期调整。
不过,这些短期偏空的因素并不影响机构资金配置债券的热情。数据显示,截止10月末,债券基金资产规模超过1.3万亿元,创下历史最高水平,且11月初至11月29日,债券基金累计募集资金1305亿元,发行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债券基金多达21只,其中,定期开放型债券基金合计募集817亿元,成为债基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
物极待反 投资者应以防守为主
回到A股市场,我们认为负面压制性因素可能逐渐成为主导,投资者应考虑以防守为主。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三一是监管层对部分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监管,这可能放缓险资的举牌节奏,并影响市场做多情绪。二是年底的流动性收紧预期,这可能对债市影响更大。在国内经济企稳、通胀预期及人民币贬值压力之下的货币政策调整,以及年底的流动性紧张共同影响下,债市11月以来明显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3.1%附近。三是人民币贬值压力下的资本管制加强,已经影响到国内资本对外收购的规模和速度。
虽然A股指数空间有限,可能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整体看,我们认为消费、周期及金融板块仍好于科技成长,行业选择宜综合考虑行业的景气度与估值水平。上周公布的国内11月CPI上升至2.3%,市场可能对通胀存在预期,这种预期预计将持续到2017年春节前后。11月PPI已经上升至3.3%,这大幅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经季节调整后的11月PPI环比增速已经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受益于通胀的消费与上游周期行业可能还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新增变量来临 可增配价值股
2017年经济基本面向好,权益类投资机会将好于2016年。根据盈利预期改善、受益财政政策发力以及盈利消化估值的新成长三条主线优选配置方向。一是受益经济企稳和通胀回升,盈利预期改善的大消费板块,主要包括医药生物和白酒板块,农业板块的相关领域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种子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动物疫苗后周期行业等受益生猪补栏的需求,水产养殖等有望步入“投资周期”;二是受益财政政策发力,带动需求回升的周期股比如大宗商品 、PPP等周期股;三是盈利消化估值,业绩可以兑现的成长股比如智能硬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