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穿越牛熊挖掘大牛股

基金 2023-02-02 09:42www.16816898.cn私募基金

  冬夏交替,周而复始。恰如股市的牛熊更替,遍地花开的牛市之后大多是熊市的哀嚎遍野,投资者最终难免成为冬季里寂寞的小韭菜,任人宰割。自从有股市以来,人们就在不停地探索着能够穿越牛熊、稳定盈利的投资方法。而价值投资就是这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价值投资大师巴菲特的一言一语更是被视为投资圣经、永恒经典。

  价值投资常常需要研究三个基本的逻辑要素,这三个要素往往是构成股票市场内在、中期趋势的核心驱动逻辑,它们分别是流动性、业绩和估值。流动性主要参照的是货币政策的松紧,而业绩和估值是相辅相成的,业绩是价值最重要的体现。这里主要介绍从业绩的角度去挖掘大牛股。

  很难想象一个完全没有业绩支撑的公司会得到市场的认可,即使是A股市场常常出现的炒借壳、炒题材、炒预期,也是基于对转型后,公司的基本面和业绩会有一个大幅的改观。我们以白酒等业绩高增长类企业的业绩变化来进行完整的分析说明。

  

名称2015年净利润2016年净利润2017年净利润预测2016至今涨幅
贵州茅台155亿167亿208亿122%
五粮液61亿67亿83亿112%
海康威视58亿74亿92亿114%
格力电器125亿154亿190亿87%
美的集团127亿146亿169亿117%
  2012年“三公”反腐引发白酒价格泡沫的挤出效应,新消费习惯下部分高档白酒的价值凸显。2015年12月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陆续发布旺季政策,核心思路是控制发货节奏、提高一批价格、提高渠道利润。2016年1月初,53度飞天茅台批发价在810元/瓶左右,而2月份批发价则飙涨到了870元/瓶,一瓶涨了60元左右。紧接着一线白酒开始了第二轮提价,二线白酒、黄酒等纷纷效仿。在经历了2013、2014年的行业寒冬后,白酒行业逐步迎来了复苏年。在临近春节消费旺季进行提价,足见行业业绩会姹紫嫣红,纷纷报喜。虽然这其中也有白酒行业的抗通胀、防御性板块的属性,但因提价而带来的业绩大增则是这期间白酒企业股价大涨的直接刺激因素和核心驱动逻辑。

  格力、美的等家电企业得益于城镇化提速、居民消费升级等因素,业绩保持着稳步高增长。2016年至今,沪深300下跌3.78%,但弱势中这些公司绩优和低估值的优势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一些龙头企业涨幅超过100%.

  那么,如何去寻找这些业绩能够稳定、持续增长的公司呢?我们知道,净利润=营业收入x毛利率-费用,所以,可以从营业收入、毛利率、费用三个维度去挖掘。

  一、营业收入的增长。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在产业的成长期,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这一方面刺激公司订单大增,另一方面供需平衡的改变,公司对产品的定价能力越来越强,公司的营业收入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2015年,新能源汽车得到政策的大力推广和扶持,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暴增,锂电池一时“洛阳纸贵”。天齐锂业2014-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亿、18亿、39亿,对应的年净利润分别为2.8亿、4.2亿、17.8亿,实现了到绩优成长股的跨越。而整个锂电池产业链也成为了熊市中获取绝对收益的最佳投资品种。这种情况下,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产业的发展,产业高速成长为相关的公司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另一种情况就是,当整个产业走向成熟期,市场扩张空间有限时,行业龙头公司凭借营销优势、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不断侵占同类公司的市场份额,实现自身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例如苹果公司。

  二、毛利率的提高。毛利率最能体现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毛利率的提高主要发生在产业成长期的后期和成熟期阶段。此时,市场接近饱和,产业性红利逐步消退,公司通过不断提升产品的个性化性能和消费体验度获得产品超额定价权,实现高毛利率。茅台是A股的一颗明珠,历经多次牛熊更替铸就价值典范。要知道,2013年至今茅台的毛利率可一直维持在91%以上。

  三、成本费用的降低。当产业发展到成熟期,继续发展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产业内部竞争格局基本成型,产品的个性化特征已经趋于一致。这时公司要想继续增长只能通过加强内部治理,控制费用,降低成本。2015年牛市结束至今,沪深300下跌约30%。而这期间,贵州茅台上涨96%,跑赢指数126%;五粮液上涨91%,跑赢指数121%。两家公司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内部治理完善,成本费用不断降低,成本费用利润率远高于其他公司,其中茅台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连续高达150%以上。从而使它们具备了跨越经济周期低谷,成为穿越牛熊大牛股的潜质。

  (DF333)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