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私募
摘要 以往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深圳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鼎锋资产合伙人、基金经理王小刚等国内私募基金管理人都有参与过。今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据说有3000多名“中国投资者”参加,这其中,包括一批私募基金管理人。,这批私募基金管理人大多是真正为了提升自己的投资境界和投资能力而去的。 刚刚召开的2017年巴菲特股东大会,诚朴(深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北雁怀着虔诚和兴奋的心情参加了,随后,他还要调研美国硅谷的一批科技企业,GOOGLE、APPLE,都在他的调研计划之中。马北雁笃信好的投资靠的是“好公司+好耐心”。
以往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深圳翼虎投资总经理余定恒、鼎锋资产合伙人、基金经理王小刚等国内私募基金管理人都有参与过。今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据说有3000多名“中国投资者”(或者是中国游客)参加,这其中,包括一批私募基金管理人。,这批私募基金管理人大多是真正为了提升自己的投资境界和投资能力而去的。
朝圣为何?
为什么这么多私募不远万里,去往美国一个小镇—奥马哈,像朝圣一般去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巴菲特本身的投资魅力,以及每一位私募内心对提升自己投资境界和投资能力的不懈追求。
马北雁是陕北人,在南方基金做过多年基金经理。好的投资靠的是“好公司+好耐心”!这是他的核心投资理念,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价值投资理念在他心中已经生根发芽。
毫不夸张地说,亲自参加一场巴菲特股东大会,是每一位价值投资信奉者的梦想。余定恒到目前为止已经参加了两届巴菲特股东大会。
当你没有见到巴菲特本人时,你所看到的价值投资,都只是冷冰冰的文字以及逻辑推演。当你看到巴菲特本人时,也许自那一刻起,价值投资在你心中开始变得鲜活、立体、生动起来!
恒锋悦投资董事长林志锋是一位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也是巴菲特的铁杆粉丝,这位80后的职业投资人原本学的是新闻专业,出于对投资的热爱,在海关部门工作了五六年之后,选择了投资作为自己新的出发点。自股灾以来,他一直重仓的都是白酒股。价值投资让他收获满满。林志锋说,今年一定要去奥马哈看看,毕竟这是他心中的“圣地”!
为何私募对巴菲特股东大会趋之若鹜?答曰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投资境界的提升!
一场巴菲特股东大会,参会的人众多,参会的目的也就五花八门,对于私募来说,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几位私募是基于对价值投资的信仰而参会外,还有一些私募不排除是“附庸风雅”一番,去巴菲特股东大会现场感受一下,拍拍照片,朋友圈发一发,美其名曰“价值投资的朝圣之旅”,无非就是一趟旅游而已。
,也不排除有一批“凑热闹”的投资者去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他们只是表面上喜欢巴菲特而已,与其说是去朝圣,倒不如说是去朝因“圣”而生的财富。
要想真正学会价值投资,绝对不是简单地“买入并持有”那么简单,投资者本身需要结合A股市场的特点来融会贯通价值投资,而且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心性,价值投资这本“经”再好,念歪了也不行啊!
价值投资在A股水土不服?
林志锋对价值投资笃信不疑,他认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在A股同样适用。“价值投资没那么复杂,而且A股价值投资的机会非常多。”林志锋最近两三年重仓的一直是白酒股,他的换手率非常低,这轮白酒股的上涨,让他收益颇丰。眼下,他正在关注银行股,认为银行股至少有30%的收益率,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银行股便宜,业绩增长不错,不过需要投资者具有耐心。林志锋平时几乎不盯盘,他和团队的主要时间,都用在研究和调研上面。
余定恒认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确实有道理,但A股市场不完全是一个价值的市场,很多时候投机的气氛还是太浓。一家私募机构的创始人则认为,价值投资的真正实现,要具备一定的土壤,比如一定的投资周期、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巴菲特投资的黄金时期,是美国经济由萧条到繁荣的几十年,这和A股市场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周期大不一样。,巴菲特的资产很大一部分是投向了实体企业的股权,并不能简单用二级市场的眼光来衡量。
更为关键的是,美国股市的投资者结构以机构为主,而A股至今是散户投资者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的投机气氛浓厚,使得A股市场缺乏价值投资的土壤。
,投资的本源还是企业的业绩增长,要践行价值投资,必须有一批企业真正扎根于把实业做好,而不是上市公司把A股市场视为圈钱套现的工具。价值投资这个简单的词汇,折射的却是一个市场最根本的制度、文化等因素。简单地说价值投资在A股是否水土不服,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
深圳晟泰投资总裁薛冰岩说,价值投资要在A股市场成为现实,不可复制的是巴菲特独特的成长经历以及美国经济特定的成长阶段,但可以复制的,是巴菲特对投资的狂热兴趣、超级专注、在年轻时就接受了正确的投资理念并终生坚持且不断进化,这些都是可以复制的,只是,有多少投资者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到这样呢?
(原标题那些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的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