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区

股票配资 2023-01-25 19:29www.16816898.cn股票配资平台
  • 上市公司的购并方式有哪些?
  • 股利代理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跟股利代理成本理论有什么区别
  • 请问,上市公司是MBO是什么意思?
  • 降低代理成本对优化资本结构有什么作用
  • 中国有哪些上市公司退市或破产
  • 在中国A股退市的公司有哪些?
  • 被证监会调查的18家股票会退市吗
  • 1、上市公司的购并方式有哪些?

    第1章 概 述
    1.1管理层收购的背景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并购形式,MBO在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发展兴盛起来,并被欧洲广泛采用[1]。自20世纪80年代末 MBO进入我国以来,企业界推动的MBO热潮愈演愈烈,理论界也引发了极大的质疑与争论,其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本文认为,根据目前的宏观政策环境和企业实践状况,分析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并对相应的问题给出一定解决方法与对策。,客观认识MBO及其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可行性是必要的。
    1.2 MBO的特征
    1.2.1收购主体为目标公司经理层
    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才是管理层收购的行为。它能把公司的发展和管理层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作用。
    1.2.2 MBO的对象
    MBO的对象通常是目标公司,也可以是目标公司的子公司或业务部门,在后一种情况下,管理层收购通常与目标公司的战略调整相关,成为目标公司出售下属企业或业务的一种方式。
    1.2.3 MBO的资金来源渠道
    管理层收购的资金来源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内部资金,即经理层自身的提供资金,这部分资金大约占到收购资金的10%左右;二是外部资金,即债权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2]。一般情况下,目标公司的股权或资产的价格往往远远超过收购方(经理层)的支付能力,所以在收购中,经理层自身提供的资金只能占总收购价格中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还要依靠外来资金,在典型的情况下,通常由公司高层管理者提供10%的收购资金,再以公司的资产作抵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约60%的资金,剩余30%部分以私募或发行垃圾债券的形式筹措。
    1.2.4 收购后企业的资本的特点
    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的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经理层不仅成为拥有较多股份的所有者,而且还掌握公司的经营控制权。
    1.2.5 收购后企业运作的特点
    被收购后的企业通常必须进行业务重组,包括调整发展战略、整合业务、实施成本降低计划,变革内部组织和流程等[3]。而且,由于高财务杠杆的资本结构,使得经营者承受的现金流量的压力较大,,在适当时候可将公司部分或整体出售或上市,以减轻压力,实现预期收益。
    1.3 MBO的意义及作用
    从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实践中发现,管理层收购在激励内部人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长远角度看,它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都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MBO有利于企业产权改革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以及产权结构不合理。通过

    2、股利代理是个什么样的概念?跟股利代理成本理论有什么区别

    一、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
    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强调内部人和外部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在先进股利上的作用,认为在存在代理问题的前提下,适当的股利政策有助于保证经理们按照股东的利益行事。而所谓适当的股利政策是指公司的利润应当更多地支付给股东,否则,这些利润就有可能被公司的内部人所滥用。较多地派发现金股利至少具有一下几点好处一是公司管理者要将公司的很大一部分盈利返还给投资者,于是他身可以支配的“闲余现金流量”就相应减少了,而这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公司管理者为满足个人成为“帝国营造者”的野心,过度地扩大投资或进行特权消费,进而保护了外部股东的利益;而是较多地派发现金股利,可能迫使公司重返资本市场进行新的融资,如发行股票。这一方面使得公司更容易收到市场参与者的广泛监督;另一方面,发行股票不仅为外部投资者借股份结构的变化对“内部人”进行控制提供了可能,而且发行股票后,公司的每股税后盈利被摊薄。公司要维持相同的股利水平,必须提高股利支付率,则需要更多的现金,经理们就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这些均有助于缓解代理问题,并降低代理成本。
    代理理论还认为一下两点一是股利分配是法律对股东实施保护的结果,即法律那使得小股东能够从公司“内部人”那里获得股利。而是法律在不健全的情况下,股利分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法律保护。
    这种代理理论暗含这样一个假设,即投资者难以对企业管理者实施有效的监督,而资本市场可以起到监督作用,这与美国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以及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相一致,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美国公司普遍采用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的现象。
    二、我国股利政策代理理论的分析的约束条件
    我国无论在股权结构还是市场健全程度方面都与美国相去甚远。,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国有股在上市公司中占着绝对控股地位,从而造成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按照代理理论,这种公司的两权分离尚不彻底,因而代理冲突并不明显。作为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由政府部门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行使的,并不具有人格化代表,并非终极所有者,其本身也存在着代理问题,难以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实施有效监督。而关系到切身利益的社会公众股所占比例小,且极为分散,没有足够的力量影响公司决策。即使公众股能去监督上市公司的经营,他必须自己付出所有的监督成本,但仅能分到很小一部分由他的监督所增加的收益,公众股不会有动力去监督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管理者拥有相当大的控制权,代理冲突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剧了。在制定股利政策时,管理者没有动机为股东利益考虑而选择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从而造成我国股利政策变化频繁的现状。,我国市场力量不足以解决公司中的代理问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由于相互之间激烈的竞争、事务所组织形式的缺陷、规模较小、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独立性不强。我国的证监会在加强资本市场的监管方面,非常重视,也一再强调要加强监管,,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任何的监管方案都很难执行下去。投资者难以依靠证券市场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由此可见,利用股利政策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的代理理论分析在我国尚不具备相应的条件。
    代理理论是基于美国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而提出的,在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下,股利政策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和特殊的股权结构,我国的股利政策代理分析有别于美国,应围绕中小股东→国有股→管理者这种代理关系来分析。在我国,股利政策并没有像美国那样成为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反而加剧了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冲突。

    3、请问,上市公司是MBO是什么意思?

    朋友你这是会计师研究的问题。不是我们股民思考的问题!

    4、降低代理成本对优化资本结构有什么作用

    能降低代理成本并有效缓解内部人控制。
    哈特认为,在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在对企业的监督中搭便车会引起股权约束不严和内部人控制问题,而适度负债可以缓解这个问题,因为负债的破产机制对企业经理带来了新的约束。,一个企业完全依靠权益资本是极不明智的,负债经营才是符合现代经济规律的企业经营方式。也应当意识到,债务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对利润的增加既有正向作用也有反向作用,合理确定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5、中国有哪些上市公司退市或破产

    目前我国尚无破产上市公司确实有其特殊性。因为上市公司一旦破产,股权不能在普通清偿顺序中受偿,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股东的利益保护和社会稳定。从全球范围来看,破产方向更加注重企业法人特别是上市公司这样的大型公司,主张通过和解或重整的方式获得新生,免于破产。
    深沪两市共有238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报数据,其中41家上市公司净资产为负值。除其中8家公司已经处于暂停上市状态,以及ST吉药今年将被暂停上市外,32家公司如果不能在2012年年末实现净资产由负转正,则面临较大退市风险。
    以多次破产重整未果的ST中华A(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为例,该公司2011年末每股净资产为-3.05元,在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仅高于已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的ST宏盛和ST科健。沉重的债务是制约ST中华A重组的核心,公司此前两度遭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但均被驳回。这样操作也有诸多弊端,象郑百文将管理层闹得一败涂地,就看郭主席这一届能否能为上市公司破产开个头,不过也不能拿已经破产了近十年的中华企业下手,毕竟名字很特别。
    新证券(NeStock) 远山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九日

    6、在中国A股退市的公司有哪些?

    还没有。

    7、被证监会调查的18家股票会退市吗

    基本都不会退市。证监会没这勇气。制度性缺陷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