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新政利好作用有限 沪指月K线遭遇“三连阴”
端午节后首个交易日,也是5月份最后一个交易日,虽然有“限售股减持新规”的加持,但A股还是高开低走,特别是次新股板块,不少追高资金惨遭套牢。目前看,市场对减持新规总体还是作出正面解读,但仅凭此单一举措较难改变A股市场的低迷格局。宏观数据方面,PMI连续10个月位于景气荣枯线上方,但数据坚挺的同时,国内期货市场却大幅下跌,其中黑色系、有色金属全线溃败。
减持新规利好有限沪指月K线“三连阴”
周三是减持新规落地后首个交易日,也是5月份的收官之战。全天下来,沪指表现依然是不温不火,虽然早盘在利好刺激下一度上涨逾1%,但之后便震荡回落,最终收盘仅小幅收涨0.23%,收报3117.18点。两市合计成交3891亿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前期强势的次新股领跌。
从月K线看,5月份沪指累计下挫1.19%,月K线自2015年夏天以来,首度遭遇“三连阴”。5月27日,证监会修订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对减持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并对交易所加强减持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随后沪深交易所立马跟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规填补了此前减持相关规定中未提及的包括定增减持、大宗交易减持在内等诸多“漏洞”。毫无疑问,减持新规有利于减少大股东减持对市场的即期冲击,然而其远期影响可能会复杂得多。
分析人士指出,减持新规可能会使得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的动力大为减弱,甚至不排除一些破罐子破摔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变着法掏空上市公司。长期而言,重组、题材炒作、主题投资的难度不但没有减小,反而是风险在加大。投资者对于企业基本面的把握需要更加谨慎,研究的重要性加大。
制造业PMI连续10个月位于荣枯线上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7年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2%,与上月持平。从13个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生产活动预期指数小幅上升,新订单指数与上月持平,其余7个指数均有所下降。在下降指数中,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出厂价格指数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其余4个指数降幅在1个百分点以内。
中采特约分析师张立群认为,继4月份回落后,5月份PMI指数持平,且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增长走稳态势进一步明确。订单类指数提高或持平,表明国内外市场需求大体平稳;价格类指数继续回落,表明市场供求缺口正在较快弥合;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原材料库存指数提高,表明库存调整活动趋稳;生产指数下降,生产活动预期指数上升,表明生产活动趋稳。综合研判,经济增长正由短期冲高回落态势转为总体趋稳态势。
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宏观经济仍然趋于稳定,虽然房地产处于收缩状态,但经济基本面暂无大碍,对股市而言,一些产能出清较为充分的领域,寡头将演绎“剩者为王”的剧本,结构性机会将不断上演。
黑色系、有色金属全线溃败
虽然PMI对股市影响不大,但周三国内商品期货却全线大跌,其中焦煤及甲醇主力合约收盘封跌停板。焦煤1709收跌8.97%,报949元/吨。甲醇1709报收于2237元/吨,跌6.01%。黑色系全线重挫,铁矿石跌5.98%,报424.5元/吨。螺纹钢跌3.64%,报3095元/吨。焦炭跌7.64%,至1426.5元/吨。动力煤跌1.87%,报513.8元/吨。橡胶重挫7.8%。有色金属全盘收跌,沪镍跌3.4%。锰硅、玻璃、沪铝、热轧卷板跌超2%,郑棉、鸡蛋、沪铜、沪锌、沪锡、白糖、塑料、硅铁跌超1%。
首创证券分析师邵帅认为,5月PMI分项数据表明,工业品价格驱动力在减弱,这对期货市场形成最直接的影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资金面紧张的问题。周三,上交所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尾盘拉升至7.85%,涨幅达151%;深交所隔夜国债逆回购利率R-001拉升至8.2%,涨幅达754%。
分析人士认为,资金面紧张和商品期货价格下跌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随着月末效应的消除,资金面紧张的格局会有所缓解,暂时不会构成太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