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地面统筹涨价获得支持
10月28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在京组织召开了北京市公共交通价格调整听证会。25名听证代表全部参加,还有10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旁听。
价格调整获一致认可
此次北京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票价调整方案各有两个。轨道交通以公里为单位实行计程票制,两个方案起步价分别为2元(3公里内)和3元(6公里内),票价不封顶。地面公交的两个方案也均为计程票制,差异主要在于刷卡打折优惠上,方案一取消了刷卡打折政策,平均票价为每人次1.55元,方案二保持了刷卡打折的优惠政策,平均票价为每人次1.31元。
对此,25位听证会参加人全部同意调整票价。大家普遍认为本市公共交通票价多年未动,本次调整将有利于促进公共交通资源合理配置,提升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增强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安全便捷出行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在之前各种舆论中,民众对于政府的财政负担以及北京市公共交通低票价的不可持续性都有了充分认识。
在同意轨道交通票价调整的25位参加人中,有一位同意方案一,有24位同意方案二,出现了方案二“一边倒”的局面。
“方案一加价里程较为精细,平均票价为每人次4.4元,方案二加价里程较大,平均票价为每人次4.3元,更有利于中长途乘客。”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听证会上表示,轨道交通的两个方案均为计程票制,采用了递远递减的里程加价方式。
“此次听证会最大的进步是大家认可了‘里程加价’。7年来的一票制,让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对低票价习以为常。虽然对于低票价不可持续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从一票制改为里程加价,而非单纯的提高价格,还是有难度的。但从现场代表发言来看,大家对于其‘地上地下分流’的作用考虑较多,这也说明公众对于交通票价的作用较为认可。”许光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