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改革:放管结合,啃硬骨头
11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强调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我国新一轮价格改革踏上新征程。
2014年,资源产品、服务价格改革取得有效进展。2015年,既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进和深化价格改革是题中应有之义。
下一步,价格改革面临的将是一些影响面较宽、或与民生相关、或涉及垄断、利益关系复杂的领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价格改革是一项“啃硬骨头的改革”。
“这次价格改革是在绝大部分商品价格已经放开的基础上实施的,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改革。这次改革要‘啃硬骨头’,理顺价格关系,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升级。是服务价格改革。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是发展服务业,所以要把推进服务价格改革作为重点。”中国价格协会会长王永治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价格改革要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即非基本公共服务的价格。,还要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要求,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树杰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此轮价格改革的特点是,主要在与民生关系不直接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推进。具备竞争条件的领域放开价格,部分具备竞争条件的领域部分放开价格。”
“价格改革涉及利益复杂,既要坚持改革的方向,积极推进,又要对方案认真周密研究部署。具体领域的改革还要看具体情况。”王永治说。
价格改革应该形成“两手抓”的局面一手抓“市场化定价”,着眼价格本身;另一手抓“监管”,维护良好价格秩序。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在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的,要完善监管措施。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完善监管措施先行,会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并形成支持改革的合力。
“我们对放管关系要有全面、辩证的认识。‘放’是前提,‘管’是保证。‘放’开了,才要管;管得往,才敢放。如何监管,要有正确的理念。”王永治说。
“价格放开后,市场监管要跟上,政府职能转变也要跟上。但这不是传统的行政监管而是法治化的监管,2015年应尽快破题,这是保障价格改革成功的关键之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匡贤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