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证券化风起 专家称上市是混改唯一途径
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6月5日讯,国资委日前力推央企资产证券化,而地方国企资产证券化已有风起云涌之势。参与官方国企改革调研的专家表示,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地方推进国企混改的核心举措,上市能够提供公开透明的机制、打消国资流失的忧虑,是国企混改的唯一途径。
国资证券化风潮渐起
大智慧通讯社周四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处获悉,资产证券化已经成为各地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举措,各地尤其强调加快国企上市步伐。黄群慧去年底参与了中央深改组组织的地方国企改革的大调研。
黄群慧介绍,目前已有18个省市提出通过加快国企上市来推动资产证券化。其中,北京、甘肃、湖北提出2020年资本证券化率达到50%以上,天津提出2017年经营性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40%,江西提出5年时间省属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提高到60%,重庆提出适应上市的资产和企业全部上市,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80%,湖南提出2020年国有资产证券化率达到80%。
,央企层面的资产证券化也拉开了序幕,国资委周二发布通知要求,央企要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推动相关子企业整合发展,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从实践上看,国有资产证券化的路径基本是三类一是通过非公开发行、并购重组等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二是整体上市,三是借壳上市。”黄群慧说。
“上市”是国企混改唯一途径
根据黄群慧的调研和研究,迟迟难以推进的国企混改目前最大的争议在于如何保证程序的公正公平和规范透明,以及如何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而上市是解决上述疑虑、推进混改的唯一途径。去年曾快速推进的地方国企混改因国资流失案例或顾虑而在今年有所放缓。
中央关于国企混改的表述在今年的两会上已然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混改总基调从“加快推进”改为“有序推进”。黄群慧认为,其目的也正是防范“改革大跃进”造成的国资流失。
黄群慧称,国企混改必须规范企业改制重组的审批手续,优化资产评估、清产核资、底价确定、交易管理等程序,“只有上市,才能提供一个公开公正的机制。现在的说法是‘进场属常态、协议属例外’,应当设立‘例外清单’,尽量不要通过协议转让来操作,一定要通过上市公司的层面来推动。中央今年将会出台‘1+15’一系列的规范措施,来保证在上市方面产权转让和产权交易的公开透明。”
黄群慧表示,国企上市应符合《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操作规则》的规定,实现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与其他全国性、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