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精选 6股值得关注(5.9)
中报预增业绩重回较快增长!战略聚焦军工!
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24%,重回较快增长轨道
2018Q1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15.45%;归母净利润5,095万元,同比增长24.30%;综合毛利率35.94%,同比提升1.41pct;三费费用率22.22%,同比提升3.58pct,主要由于销售费用增加3.45pct;预收账款5,219万元同比增长233%,显示1季度新接订单情况良好。
2018年中报预计同比增长10%-40%
公司预计2018H1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52亿元,同比增长10%-40%,增长主要原因为航空产业、消防产业销售稳步增长。
军工业务2017年取得重要突破,军用订单有望大幅增加
公司军用无人机产品2017年已经获得部分订单,预计2018年获得订单将大幅增加,全华时代2018年有望实现业绩快速增长。军用机场设备及军用特种车辆合同3.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公司战略主业聚焦“双主业一军工”;转型升级;“内生+外延”
根据年报,公司中长期发展思路一是主业聚焦,即集中精力发展“双主业-军工”(航空产业、消防产业和军工业务);二是转型升级,即由设备制造商向制造+服务商转型,产品由多品种向高端化转型;三是路径清晰,即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并购相结合,实现公司跨越式发展。要通过努力,使公司成为全球领先的空港地面设备制造+服务解决方案提供者,国内消防装备领军者、智慧消防重要参与者,优秀示范者。
战略聚焦军工业务,倾全力投入到军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
根据公司年报公司将加强军工业务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战略,倾全力投入到军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军工业务——紧紧围绕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抓住机遇,扩大优势,重点跟踪各军兵种十三五期间的科研规划,为军工板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无人机业务在“以军带民”的经营思路下,重点完成某3种型号无人机及其飞控系统的设计优化,完成某新型无人机样机各项性能的试验测试和改进工作,加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发,与某航空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高性能无人机。
2018年经营计划收入同比增长16%-22%
2018年,公司预计航空产业和消防产业将稳定增长,军工业务紧抓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契机,将快速增长。全公司合并2018年目标实现营业收入21-22亿元,比2017年增长16%-22%。
业绩将重回高增长,军民融合有望持续结出硕果
我们判断2018年公司业绩有望大幅提升;未来将战略聚焦军工。预计18-20年EPS为0.59/0.75/0.95元,PE为21/16/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通航政策低于预期、军品业务发展低于预期、产业整合低于预期。
(中泰证券 王华君)
折旧延长构建安全边际,吞吐增长业绩有预期
北方重要散货港口,陆路运输网络丰富。拥有石臼、岚山两大港区,17 年吞吐量为 3.6 亿吨,在北方沿海港口中排第 6 位。其中干散货吞吐量共 2.26 亿吨, 占比超六成。金属矿石、大豆、木片等货种吞吐量全国领先。日照港对外是 “”重要枢纽,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对内背靠鲁中南广阔经济腹地,海域内凹, 接近中西部地区,面临旺盛的原材料需求。目前公司已经将航运和铁路、公路、管道、皮带等多种运输方式整合一起,形成了大进大出、集疏运便捷的综合运输格局。
瓦日铁路持续上量贡献下水煤增量,远期有望承运上水铁矿石。瓦日铁路于 16 年底实现重载列车通达港口的运营,今年 1 月份开始煤炭运输正常化运营,将分流传统大秦线和朔黄线承接的西煤东运货量。从近期来看,下水煤炭给公司带来煤炭业务新的增量,Q1 到港煤炭已经达到 156 万吨,全年预计可达 400 万吨。 从远期来看, 由于瓦日线设计为双向重载铁路,衔接了多条南北向主要铁路干线,将有助于将港口的大宗货物通过铁路网铺向全国,上水铁矿石有望通过瓦日线运输到中西部钢铁企业,带来持续的业务增量。
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投产,预计年贡献 1000 万吨吞吐量。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一期一步去年底顺利投产,钢铁精品基地的投产将带动上水铁矿石、上水焦煤、下水钢材的增长,预计全年拉动 1000 万吨左右的吞吐量, 一期二步在明年上半年投产,配套的 40 万吨合资码头将同期投产,将成为公司新的业务量增长点。
折旧延长,提升利润水平构建安全边际。公司采用未来适用法将部分类别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进行调整。港务库场设施、装卸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 8-20 年不等,公司预计将增加全年合并报表利润总额约 2.27 亿元,占 17 年利润总额的 37.82%,将带来表上利润进一步增长,降低估值构建安全边际。
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16亿元、6.88 亿元、7.93 亿元(原预测 6.13 亿元、6.79 亿元、7.79 亿元) ,对应现股价 PE分别为 20 倍、18 倍、15 倍,剔除受房地产业务及金融业务影响较多的 后,行业18 年平均 PE 为 27 倍,我们认为公司当前估值仍然偏低,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吞吐量不及预期。
(申万 陆达,匡培钦,闫海)
利润符合预期 化学动力业务成中短期有力支撑
事件
公司公布2017 年年报及2018 年一季报。2017 年实现营业收入231.47 亿元,同比增长3.77%;归母者净利润12.02 亿元,同比增长11.97%。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61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4.89%;实现归母净利润2.07 亿元,同比下滑8.81%,基本符合预期。
点评
2017 年公司化学动力业务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约17%,贡献稳定利润,燃气蒸汽、柴油、全电业务营收不同程度下滑。1)公司非船民品占比50%左右,其中公司化学动力增长主要来自为高端车装配的启停电池业务,启停电池的价格是传统启动电池的3 倍,毛利率同样较高,2015 至2018 是启停电池发展的高增长期,化学动力业务极大支撑公司的利润。2),目前公司船用民品业务占比约30%,整体营收及利润受民船行业影响较大,船用的柴油动力、燃气蒸汽动力等受民船行业持续低迷及新船价格偏低影响而略有下滑。
2017 年公司应收账款大幅增加37%达74 亿元,导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预计2018 年公司经营将大幅改善。由于军改等原因,公司销售回款滞后,应收账款大幅增加37%,公司确认收入带来相应税费增加22%,导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我们认为随着军改逐步落地,公司2018 年回款将大幅改善。
2018Q1 营收及净利润均有所下滑,可能受下游产品延迟交付所致。公司2018 年Q1 实现归母净利润2.07 亿元,上年同期为2.27 亿元。一季度公司业绩有所下滑,由于公司所处行业为船舶制造及配套领域,公司业绩受船舶及海工等下游产品交付影响较大,我们认为一季度业绩下滑可能是受产品交付延期所致,符合我们预期。
看好公司未来燃气动力及全电动力业务的放量。1)军船领域,未来十年舰船动力行业预计1300 亿元,燃气动力及全电动力将成为军船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业务,是未来军船领域发展主流;2)民用领域,(燃气轮机)、豪华游船及科考船(全电动力)等应用前景广阔,公司作为动力业务龙头,目前业务正处上升周期,未来将充分享受行业红利。
维持盈利预测及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18-2020 年EPS 分别为0.80/0.98/1.19 元/股;对应当前股价(23.81 元)PE 分别为30/24/20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动力系统技术、产品研发失败;造船行业上下游急剧变化;集团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 王贺嘉,韩强,王加煨,李蕾)
产能扩张速度快 业绩持续增长有保障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17年年报及2018年1季报。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6 亿元,同比增34.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86.01 万元,同比增13.16%;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8078.62 万元,同比增13.65%;基本每股收益0.31 元。2018 年1 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7 亿元,同比增长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2.55 万元,同比增45.21%,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1346.87万元,同比增48.31%;基本每股收益0.06 元/股。点评如下
特种水产料业务快速增长,毛利率和上年相比基本持平。2017 年,公司特种水产料销量为10.01 万吨,同比增长19%。虽然增速和上年相比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快速增长通道之中。具体到各个细分品类,除主导产品鳗鱼料及鳖料销量增速较低外,其他绝大部分种类都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其中,海水鱼料销量为4.04 万吨,同比增长了20.6%;淡水鱼料、虾料、种苗料销量分别为14071.72 吨、6465.94吨和1854.96 吨,同比增长了44.3%、34.4%、34%;鳗鱼料和鳖料销量为3.41 万吨,同比增长了7.9%,虽然增速低于其他产品但较上年有所提高。进入四季度,鱼粉、豆粕等原料价格有所上涨,公司凭借自身较好的原料价格判断能力和对期货套保工具的利用,化解了成本上升压力,饲料业务盈利稳中有升。2017 年,饲料毛利率为22.6%,和上年相比提升了0.1 个百分点。
贸易业务规模迅速放大。报告期内,公司贸易业务实现收入1.54亿元,同比增长7.3 倍。受贸易业务规模迅速放大的影响,营业总收入实现了较高的增长。2017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长了34.69%,增速高于饲料业务增速。净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随着低毛利率的贸易业务规模放大,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2017 年,综合毛利率由上年的22.11%下降了1.9 个百分点至20.21%;2、计提了大量的坏账损失。2017 年,公司坏账损失为809.74 万元,较上年增长了3.42 倍。
产能扩张速度快,业绩持续增长有保障。2016 年,公司拥有饲料产能约13 万吨。2017 年9 月,上市募投项目10 条生产线全部完工投产后,产能增长80%多至24 万吨。目前,公司完成可转债融资,计划新建13.11 万吨项目,我们预计新项目将于2019 年完工,届时产能将在原有基础上再增50%多。随着产能的释放,产销量和业绩将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18/19 年归母净利润1.42 亿元/1.86 亿元,EPS 分别为0.48 元/股和0.63 元/股,对应PE 为21.12/16.08 倍。考虑到公司较高的业绩增速预期,给予公司18 年业绩30 倍PE,年内目标价14.4 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饲料产能释放不达预期、饲料毛利率大幅波动
( 证券 程晓东)
造价业务云化加速与施工业务快速增长 引领数字建筑新时代
报告摘要
建筑业信息化转型发展,BIM 技术引领行业热潮(1)建筑信息化我国建筑业大而不强,存在劳动生产率不高、施工过程高耗能低效率等系列问题,急需向数字建筑方向转型升级。
(2)造价软件造价软件逐渐从传统的License 模式向云订阅模式转变,以激活存量用户,降低销售费用率,增强收入稳定性。“两库一平”的更新也将促进造价软件转型,为行业发展开辟新空间。
(3)BIM 业务我国BIM 应用增长幅度位列全球前列,但目前市场渗透率较低。受益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政府支持BIM 发展的政策,亚太BIM 市场有望迅速增长。
建筑信息化行业龙头,造价施工业务齐头并进
作为工程造价软件领域龙头企业,公司工程造价类业务稳步发展,“云+端”转型已获成效。随着BIM 等施工阶段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公司施工阶段业务拓展迅速。,BIM 领域国标落地,助力BIM 应用的推广,预计公司将持续受益于国内BIM 市场发展的红利,施工业务线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引擎。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8 年、2019 年的EPS 分别为0.49 元和0.61 元。
基于以上判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计价算量的云转型进度具有不确定性,施工业务及BIM 行业发展速度具有不确定性等。
(太平洋证券 徐中华,朱悦如)
股权重组有序推进 固废龙头扬帆起航
事件
公司公告,1)停牌期间,启迪控股已成立工作组,有序推进股权重组事项,该事项可能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启迪科服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2)公司股票将于2018 年5 月8 日(星期二)上午开市起复牌。
投资要点
股权重组可能涉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1)根据公司公告,在停牌期间,启迪控股已经成立工作组办公室,并正在根据相关程序甄选财务、法律等方面的中介机构,有序推进股权重组事项,该事项可能将涉及公司控股股东——启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2)公司的控股股东启迪科服成立于2014 年9 月30 日,力图通过整合清华产业系统的优质资源,围绕“服务创新创业主体、转化科技创新成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三大方面,以“孵化服务、创业投资、并购重组”为核心手段,建立中国“孵化+金融+云服务”的新型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生态系统。
3)而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启迪控股成立于2000 年7 月24 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94 年8 月的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目前启迪控股旗下拥有上市及非上市企业800 多家,管理总资产规模超过2000 亿元人民币。我们分析认为,如果此次股权重组事项成功完成,那么参考启迪控股的资产规模和行业地位,预计新进入的战略投资者也是实力雄厚,未来在平台、资源、项目等多方面有望为公司提供良好助力。
环卫业务引领、固废和PPP 业务跟随,多渠道筹措资金助推成长根据公司公告内容,2017 年公司实现营收93.58 亿,同比增长35.30%;归母净利润为12.51 亿,同比增长15.7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1.85 亿,同比增长11.65%,总体来看,业绩增长符合市场预期。
1)环卫业务是公司收入结构转变的来源和未来战略布局的重要方向,,考虑到环卫业务对其他业务(生活垃圾焚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协同性较强,公司自2014 年开始布局环卫领域,截至2017 年年末,履行的环卫合约总数为487 个,覆盖19 个省、自治区,年度合同额为23 亿元,项目运营期的合约总额为313 亿元,已经跻身我国环卫业务领域第一梯队。
2)固废业务项目数量合计86 个,其中在建27 个,目前处理规模为2.3万吨/天,截至2017 年末总共投入运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9 个,包括德惠、魏县、临沂、亳州、沂水、重庆、临朐、开县、临清等,未来随着在手生活垃圾项目集中投运,将为业绩增长提供充足弹性。
3)PPP 业务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2017 年末,公司已签合同89 亿,中标未签合同金额为134 亿,加总后在手项目金额合计223 亿。值得注意的是,随着PPP 项目清库逐步完成,资金成为限制PPP 相关公司发展的核心要素,公司在手资金49 亿,根据公司公告,拟通过银行授信(117.80 亿)、超短融(20 亿)、短融(20 亿)、公司债(50 亿)、中期票据(25 亿),预计合计筹措资金规模最多有望达到281.8 亿。
雄厚的资金实力一方面可为公司推进在手PPP 项目提供充足助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公司通过外延并购扩大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5、22.00、28.58 亿,EPS 1.66、2.15、2.80 元,对应PE 18、14、10 倍,公司股票将于2018 年5 月8 日复牌,考虑到控股股东的股权重组事项并不对上市公司日常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拟筹划重组事项的不确定性风险、环卫项目拓展低于预期;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 袁理,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