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和药业涉嫌回扣贿赂 IPO申请被否
圣和药业IPO之路遇阻!因在交易价32.63元中拿出21.27元“回扣”给大客户华润医药,总金额高达530万元,圣和药业的IPO过会被证监会否决,成为3月28日当天6个上会项目中唯一一家被否的企业。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5年7月提交招股说明书冲刺IPO以来,圣和药业曾因涉嫌使用过期材料生产药物遭举报;主营产品因存在夸大与暗示疗效等问题遭国家食药监总局 “点名”;甚至其招股说明书中列出的重要供应商也曾被曝出“黑历史”。
发审委追问商业贿赂问题
证监会发审委披露材料显示,圣和药业此次涉嫌回扣一事,主要源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中院2015年9月的一份《刘彦铎贪污、单位受贿一案刑事判决书》(下称《判决书》),其中提到“刘彦铎在就任华润医药公司(圣和药业的主要客户)总经理期间,在与多个医药公司进行业务往来中,多次收受各药品供应商药品回扣款”。
据《判决书》所示,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华润医药与圣和药业签订圣诺安(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药品销售合同,该药品中标价格为每瓶(0.5g)36.26元。华润医药公司以32.63元购买,中间的差额则为华润医药公司的配送费。在刘彦铎“给华润医药公司返利”的要求下,圣和公司从32.63元中提取21.27元返还,2013年1至12月分14笔向个人账号中汇入返利款530.19万元。据悉,刘彦铎因累计受贿2184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32.63元中返还21.27元,‘回扣’比例已超过了65%,说明这是个暴利行业,而且有着非常高的进入门槛。药品生产商要想通过华润医药这样具有渠道优势的经销商进入医院,寻租在所难免。”一医药行业人士告诉新快报记者。
为此,发审委就商业贿赂问题对圣和药业进行追问“在营销活动中是否存在给予过相关医生、医务人员、医药代表或客户回扣、账外返利、礼品,是否存在承担上述人员或其亲属境内外旅游费用等变相商业贿赂行为。”,发审委还要求该公司就产品命名的规范性、管理层与经营战略变动、市场拓展费等方面情况作出说明。
IPO之路屡屡遇“黑”
实际上,在IPO路上“掉链子”,圣和药业并不是第一次。
招股说明书显示,成立于1996年9月19日的圣和药业,于2014年6月5日完成股改。为冲刺IPO,该公司早在2015年7月就提交了招股说明书。但当时赶上股灾,证监会采取暂停IPO举措后,该公司的IPO一度搁浅。
2016年底,圣和药业冲刺IPO,但疑因使用过期材料生产药物遭到举报,IPO之路遇阻。当年8月,一位自称是“刚从圣和药业辞职”人士向江苏省药监局举报,称该公司涉嫌使用过期中间体“健胃愈疡浸膏粉”来生产“健胃愈疡制剂”。该批次中药提取物也并不是在符合要求的GMP车间中制备提取,而是圣和药业委托第三方厂家提取,也违反了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规定。
圣和药业的重要供应商也存在“黑历史”。招股书中显示,圣和药业曾经的第四大原材料采购供应商亳州千草(2013年圣和药业向亳州千草采购的金额为191.13万元,占当年采购总额比例的6.59%),曾因违规生产被曝光。“药企的原材料供应商质量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如果供应商的原材料质量有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药企最终生产的药品质量。”业内人士表示。
主打产品遭点名批评
事实上,圣和药业作为新药研发与药品生产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抗肿瘤中药圣和消癌平静脉注射液、抗厌氧菌专利药优诺安注射液和首仿药圣诺安注射液及口服制剂等系列产品。这些畅销药物往年的利润并不差。2014年至2016年,圣和药业净利润分别达到1.42亿元、1.78亿元、1.71亿元。
但主打产品也不“消停”。今年2月27日,国务院食安办主任、CFDA局长毕井泉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称“有些中成药名称存在夸大和暗示疗效、误导消费者的问题。”圣和药业生产的“消癌平”就在其列。
(原标题圣和药业涉嫌回扣贿赂 IPO申请被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