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下:新能源领域的储能与生物质能新机遇
在充满活力的夏日时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7月7日颁布了充满期待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让我们一同揭开新能源产业的未来篇章。这份《规划》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向着循环经济的道路前进的步伐。
《规划》中深刻揭示了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如重点行业的资源产出效率不高,规范化水平待提升,以及废旧产品回收设施缺乏用地保障等问题。尤其是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新型废旧产品的产生量大幅增长,给回收拆解处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规划》怀揣宏伟的目标,展望到2025年,我们期望循环型生产方式全面推行,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广泛普及,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显著提升,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砥砺前行。
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规划》强调了园区循环化发展工程的重要性。各地区循环化发展园区的清单已经制定,按照“一园一策”的原则,每个园区都将拥有独特的循环化改造方案。园区内的企业将实施清洁生产改造,积极利用余热余压资源,推行热电联产、分布式能源及光伏储能一体化系统应用,推动能源的梯级利用。到2025年底,省级以上的园区将全部完成循环化改造。
《规划》对废旧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溯源管理平台正在建设中,旨在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生产企业和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将通过自建、共建、授权等方式,建立规范化的回收服务网点。
《规划》还强调了农村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以发挥清洁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综合效益。
随着国家对能源循环利用的重视程度的提升,新能源产业中的储能产业、分布式光伏产业、生物质能产业都将迎来发展的春天,相关企业的业务也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规划》的颁布,让我们对循环经济的未来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