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致贫痛点 搭建脱贫支点——西藏脱贫攻坚一
设施简陋的老房子变成了功能齐全的藏式别墅,广种薄收的田地变成了增收奔小康的沃土,水草肥美的草原培育出脱贫致富的“金牌产业”……眼下的雪域高原,一幕幕跃动着希望的画面,描绘出西藏在扶贫开发浪潮中发生的变化。
2016年,围绕精准扶贫,西藏各级政府找准致贫痛点,搭建脱贫支点,打造立体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踏上可持续的致富路。仅2016年,西藏就有13万人实现精准脱贫,10个县区、1008个贫困村实现摘帽。
异地搬迁:乱石滩里长出“美丽村庄”
进村的水泥路整洁平坦,一排排藏式民居错落有致,幼儿园、商铺、村卫生室、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村民新居里,自来水、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一应俱全……走进拉萨市曲水县达嘎乡“三有村”,一幅整洁富裕的新农村画卷徐徐铺开。
村民德吉的新家,在城里人看来就是别墅。二层钢筋水泥楼房宽敞明亮,卧室、客厅、佛堂加起来有140多平方米。“易地扶贫搬迁真不错,村民搬出了贫瘠的山区,又有了自己的产业,日子越过越有劲头!”德吉乐呵呵地说。
“三有村坐落在曲水县达嘎乡,是西藏首个易地扶贫搬迁点。一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乱石滩。2016年,当地投入4000多万元建起“三有村”,周边184户、712名贫困群众,成为西藏首批易地搬迁受益者。
“三有村”的寓意是让村民“有房子”“有产业”“有健康”。曲水县达嘎乡乡长毛鑫说,为解决搬迁后土地没人耕种的问题,县农业开发公司对3个异地搬迁乡涉及的土地进行流转,按照户均拥10亩地算,就这一项,贫困户每年就有8000元收入。
此外,依托区位优势,“三有村”还成立了藏鸡养殖、奶牛养殖和特种种植3个合作社,让搬出来的群众有事干、能致富。仅奶牛养殖这一项就带动83人就业,月工资可达2500元,今年每户还有3000多元的分红。
产业扶贫:“身份证牦牛肉”变身“金牌产业”
在家门口放牧也能增收致富,这是拉萨市当雄县拉根多乡牧民多吉次仁做梦也想不到的。作为当雄县“身份证牦牛肉”产业的受益者,多吉次仁去年的收入达到1万多元,顺利地摘掉了“穷帽子”。
当雄县素有“藏北明珠”之称,平均海拔4300米,当地群众世代以放牧为生。尽管草场丰美,牦牛肉品质高,但牧民单打独斗的经营方式在市场上不占优势,好肉卖不出好价钱。
2015年,当雄县以“产业发展、牧民增收”为出发点,成立了净土产业投资开发公司,集中收购牦牛,再以粗、细加工结合的方式推出有“身份证”的牦牛肉,不仅深受消费者欢迎,还逐渐打开了成都、北京等内地市场。
当雄县净土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扎西次仁告诉记者,牦牛收购后经过精细加工,可制作出牛排、牛腩等15种产品。“以前牧民自己售卖一头牛最多卖6000元,精加工后一头牛可以卖到15000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要对产品进一步升级,开展高端定制,力争让'吃着冬虫夏草、喝着雪山泉水’长大的当雄牦牛走向世界,和神户牛肉一样有名。”净土产业投资开发公司经理次仁旺堆对于未来信心满满。
农村改革:“土地入股”收租金 村里“上班”拿工资
高原的初春乍暖还寒,拉萨市曲水县南木乡的鑫赛瓜果专业种植合作社的温室大棚里却暖意洋洋,辣椒、大白菜、西红柿等各类蔬菜苗正在茁壮成长,十几个村民正忙着给蔬菜苗子吊秧。
“我们这儿的村民过着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合作经营等形式参加合作社,年终有上万元的分红。每天在温室大棚'上班’拿工资的村民,少则有十几个,多则近百个,每人每天收入100元。”鑫赛瓜果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郭先刚说。
地处拉萨河下游的曲水县,地少山多,土地贫瘠。过去,村民尽管辛苦耕作,但生活水平一直上不去。而这一切,在2011年曲水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农村改革实验区后发生了改变。
几年来,曲水县通过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经营体制改革,让农民依法流转土地、增收创收。
在没有土地确权之前,42岁的南木乡热堆村的村民曲珍一家守着几亩薄地,年收入只有几千元。2012年,曲珍将自家的9亩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年每亩土地租金1000元,加上在合作社参与种植每天固定有100元的工资,一年“旱涝保收”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得益于一系列改革措施,到2016年底,曲水县已有3.69万亩土地实现适度规模流转,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40元,有效带动1371户、4792名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