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医药股要“起风”?借道大宗交易 9月以来
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大宗交易的活跃态势。截至10月8日的数据显示,9月以来,两市共发生了3128笔大宗交易,总成交股份数量达到了惊人的52.13亿股,总成交金额更是高达785.31亿元。相比之前的月份,这一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在这波大宗交易的浪潮中,机构专用席位的交易行为尤为引人注目。他们的大手笔交易标的,密集分布在医药、食品、半导体等行业。这是否预示着食品、医药等行业将在四季度迎来风口?
大宗交易的成交量在不断增加。与8月相比,9月以来大宗交易的成交笔数、成交股份数量以及成交金额均有显著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日交易量也频频突破万亿元大关,显示出市场的活跃度。
在折溢价率方面,虽然平均折溢价率有所波动,但机构的买卖“折扣”正在变大。在供需两旺的市场环境下,机构专用席位的大宗交易行为更加引人注目。
那么,机构专用席位在大宗交易中到底在买卖什么?数据显示,机构在买方席位上的大宗交易主要集中在食品、医药等行业。这些行业成为机构“买买买”的热门对象。机构也在卖方席位上进行了一些大宗交易,其中食品、医药类个股也有不少。房地产、材料等行业也成为机构专用席位大宗交易“抛货”的对象。
以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九洲药业为例,9月以来,机构专用席位出现在其大宗交易买方的次数不少,且成交金额也相当可观。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些大宗交易后的股价上涨,使得机构大概率获得了不小的收益。
尽管部分个股在机构大宗交易后遭遇下跌,但整体而言,机构的收益仍然可观。对于近期机构大宗交易重点买入的食品、医药等行业,基金机构的观点是坚持长期逻辑指导投资,核心配置“医药+消费+新能源”,并适度配置其他板块的个股,以平衡组合的风险与收益。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机构专用席位的大宗交易行为无疑是市场的一大看点。他们的决策背后代表着怎样的投资策略和市场预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关注。
股票投资风险
- 食品、医药股要“起风”?借道大宗交易 9月以来
- 科创板一共多少股票(入选科创板50股票)
- 生产母婴用品的上市公司(母婴行业上市公司排
- 分时图是什么线(分时图的黄线和蓝线代表什么
- 金融公司考靠什么赚钱(投资公司靠什么赚钱的
- 投资科创板门槛是多少,不符合科创板投资条件
- 180031基金净值查询今天最新(180031基金好买基金
- 如何修改手机通达信参数(通达信修改指标参数
- 巴菲特炒基金吗(巴菲特指数基金名言)
- 常用炒股软件有哪些(智能选股软件排名)
- 世运电路股票怎么样(世运股票现在多少钱一股
- 股票箱体理论(股票箱体)
- 龙头密码指标公式源码(通达信龙头排序)
- 科技基金代码有哪些(科技消费基金代码)
- 马币人民币汇率今日价格(1人民币等于多少马币
- 涨停后第二天出现普通十字星(缩量十字星后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