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募等密集调研 中小创公司为关注重点
自九月以来,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调研活动重新回归高频状态,每周均有超过150家公司受到关注。这种趋势显然在电子、医药生物和化工板块尤为突出。尽管获得机构关注的个股看似受到市场的青睐,但实际情况却呈现出资金净流出的现象。机构的调研行为,既是出于对企业市场关注度的考量,也是为未来可能的调仓换股做准备。
到目前(截至9月27日),各类机构如基金、券商、险资等已合计调研了448家公司,平均总市值达到惊人的175亿元。数据显示,中小创个股继续受到机构的重点关注,累计接待机构调研家数超过20的上市公司共有79家,平均总市值也有显著增长。
从调研的公司来看,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调研活动尤为频繁。公募基金如博时基金在九个月内调研了光威复材等超过三十家公司;汇添富基金则调研了包括美的集团在内的十八家公司;嘉实基金则对华谊兄弟等表现出浓厚兴趣。与此私募基金也在积极进行调研活动,如星石投资对中兴通讯等公司进行了深入研究。海外投资机构也对一些特定公司进行了调研,如德意志证券对科士达和欣旺达等公司的关注尤为突出。
从具体的调研公司名单来看,易方达关注的温氏股份和高新兴是其在调研中的重点;嘉实基金则将目光锁定在华谊兄弟和盐湖股份。私募基金千合资本对多家公司进行了调研,包括华媒控股、供销大集等。海外投资机构如摩根士丹利对欧派家居和好莱客等公司的前景十分看好。这些公司无一不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显示出了机构投资者的关注与未来布局的可能方向。
这种密集调研的现象不仅仅是对公司业绩的简单考察,更多的是对未来市场趋势的预测与把握。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创公司无疑成为了机构关注的焦点。它们的业务模式、发展前景以及潜在的市场机会都可能成为机构考虑的因素。而投资者也应该对这种趋势保持关注,以把握投资机会,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这样的调研趋势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它不仅展示了机构对于市场趋势的判断,同时也提供了投资机会的重要线索。这是一个值得投资者深入研究和关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