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梅(600732)6天跌逾四成 恢复上市概念风光不再
ST新梅(股票代码:600732)的股价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逆转大戏。在恢复上市首日,股价上演了从高空到低谷的多翻空逆转,随后的五个交易日里,股价持续震荡下行。从最高的10.77元到6月13日的6.56元,短短六个交易日,股价跌幅高达四成,这一跌幅远超过同期大多数股票。
这一重大跌幅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短期炒作资金的打击,更折射出A股投资风向的转变。投资者若只关注"恢复上市概念",而忽视公司的基本面,可能会陷入困境。实际上,ST新梅并非像部分恢复上市股那样通过"卖壳"并注入优质资产回归A股市场的。它在解决控制权之争后,努力盘活既有资产,改善持续经营能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暂停上市期间,监管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给"炒壳"降温,如规范并购重组、限制重组融资和股东减持等。这使得ST新梅的壳价值面临较大的补跌风险。那么,公司的房地产主营业务的成长性是否值得投资呢?
从2017年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来看,ST新梅确实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整个地产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同时ST新梅的市盈率水平在A股地产板块中并不低,以28倍的PE排在44位(从小到大排列)。尽管公司控股股东对新梅恢复上市后的业绩做出了承诺,但面对如招保万金等龙头房企的竞争以及绿地控股、荣安地产等低PE房企的挑战,公司主营业务的投资价值并不突出。
在这两种因素的夹击下,恢复上市首日的追高买入ST新梅的风险确实不小。在交易所对炒新、炒差和炒小的从严监管下,恢复上市的公司股票希望吸引资金跟风难度明显加大。实际上,早在多年前交易所就曾发出警示,提醒投资者盲目跟风参与新股交易可能导致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ST新梅之外,一些其他前些年暂停上市的公司也陆续提出恢复上市的申请。这些公司在2017年下半年重返A股市场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刚刚被暂停上市的公司在为恢复上市采取的措施以及公告有关工作的进展方面也不断取得进展。未来可能出现新一轮恢复上市的小浪潮。这些公司能否续写此前“恢复上市股”的辉煌,还需要看公司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这些硬指标。
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恢复上市的公司时,必须全面考虑公司的基本面、盈利能力、成长性以及行业前景等因素。不能仅仅关注短期的市场热点和概念炒作,而忽视了公司的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