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娅事件是时代大变革浪潮下的缩影
薇娅罚款13.41亿上热搜,成为吃瓜群众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
有人说“我们家族从猴开始算也没赚到13亿”
玩笑归玩笑,其实薇娅的罚款并不是13亿,而是6亿多,6亿多是逃或者漏掉的税款,,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数字了。
薇娅的发家史
薇娅本名叫黄微,18岁就去北京闯荡,认识了当时的男友董海峰(为他们的京漂爱情点个赞),一起开了家6平米的服装店维持生计。
20岁的时候参加过一档选秀节目还拿过冠军,董海峰也在娱乐圈混了一段时间,但两人在娱乐圈发展都不太好,就继续回去做服装生意,从零售转入批发,正式赚到第一桶金。
0809年,既是全球的金融危机,也是我们国内被逼无奈,开始想办法出口转内销的黄金年代。
2008年,周小川在陆家嘴论坛发表讲话,说中国外贸占到了GDP60%-70%的份额,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而出口占比在当时是绝对的核心。
金融危机一来,除了帮美国也是帮自己之外,我们自己还面临着出口变得异常艰难的难题。
怎么办?
出口转内销,家电下乡大浪潮…………
那时候的淘宝,刚刚打败易趣,坐上中国互联网电商的第一把交椅,内销的飓风有一大半,是从淘宝入口吹过的。
那时候的马云,也是意气风发,在一次硅谷的演讲中,他说道“2009年无疑是一个好年头!”
就这样,在出口转内销的飓风中,在淘宝的带领下,中国的经济在全球的经济危机下一枝独秀,甚至还带领着全球所有国家一起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
而时代也并未辜负淘宝的贡献,成就了阿里中国第一互联网电商地位。
在这个黄金十年,马云在大家心里的形象是光辉的,正义的,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大量的底层小店家因为淘宝而赚到了第一桶金甚至大富大贵起来,绝大多数人不懂什么叫时代的浪潮,却知道这赚钱的机会是平台和马云创造的,所以多多少少都有点感恩之心。
所以那时候的马云,是创业之神,是伟大的企业家。
而现在这一代年轻人,没有感受过08年的经济危机,也没有从淘宝身上获得过赚钱体验,更多的只是各种垄断,限制,卡流量…………
于是乎,马云在网络上的形象就开始从“马爸爸”转换到了“资本家”。
薇娅,无疑是那场出口转内销浪潮中跟随马老板最紧的那批人当中之一。
2012年,开了好几年实体服装店的黄薇长期关注到一个现象,大量逛衣服的顾客只看不买,看中了就去网上买同款,她知道,电商时代早已来临,于是关掉所有店铺,带着所有家当到广州成了电商团队。
2014年,为了多卖货,也因为个人形象气质都还不错(毕竟当初可是选秀冠军),她在淘宝上帮别人的店铺和自己的产品当起了模特,并且销量巨好。
从此,她便以淘宝模特的身份在淘宝直播界出圈了,成为知名的淘宝模特。
2016年6月,淘宝邀请黄薇入驻直播平台,薇娅的名号正式进入江湖。
其实那时候不仅有薇娅,淘宝一路扶持了大量的美女做直播,但都没做起来,16年-18年,直播界两大龙头是快手和抖音。
19年,直播带货在各大平台爆发,相比于抖音,淘宝直播其实一直处于弱势,中国互联网数大流量平台,论增粉率之迅猛,不管是阿里还是哪怕有微信这个王牌的腾讯,都比不过字节跳动。
抖音,快手,B站,再加上同行业的京东,拼多多,都在不断谗食淘宝的流量,为了守住流量,守住电商,淘宝几乎是不遗余力的开始力捧薇娅和李佳琪。
看看薇娅团队背后的资本你就知道了,全是阿里。
曾今有人说,薇娅一天的直播收入,超过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一年的净利润。
这话不能说错,不准确,薇娅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也不是某一个团队的力量,薇娅和李佳琪,真正的大助力是淘宝为了守住流量,几乎是全平台不遗余力的流量推送到了他们这里。
所以薇娅直播收入,并非薇娅自己,而是几乎是阿里集合全平台推出来的结果,在巨大的流量面前,任何技巧都显得微乎其微。
今天这篇文章如果我只讲薇娅,那就毫无意义了。
另一场危机
淘宝的上位,是起源于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薇娅的崛起,是淘宝对于自己流量的一场保卫战。
而薇娅的倒下,又是因为另一场危机。
08年的金融危机,其实并没有结束,其中有非常多的风险和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和解除,而是被美联储无限QE拖到了现在,啥叫无限QE?就是不断地印钱,没有上限。
这一招,现在有点玩不下去了,美国的通胀再一次刷了40年的新高,你不能再无限QE了,再放下去,通胀扛不住了。
如果不继续QE,很多经济问题和金融风险就会暴露,比如美股,你不QE,很有可能会给你来一下,美股,是美国的命根子。
所以你看,即便是加息的预告,美联储说得也是小心翼翼,而市场预期也是美国加不下去。
未来到底会如何演变与发展,没有人可以提前预测得那么精准,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谨慎,甚至提前把风险释放出来,以免到时候黑天鹅硬着陆。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政策这两年的主基调是什么?
第一,严控房价,甚至不惜让一些头部房企倒下,哪怕一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也要压房价,谁敢炒房价,立马就得承受一波铁拳暴击。
第二,引导资本脱虚向实,实体,制造业,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根本,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来说,其实赚多少钱是的,最重要的是你有多少制造业,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是否依然能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
在危机之中,人们依旧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工作可以做,有收入来源,有购买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谁能承担这一使命,唯有制造业。
只有制造业,才能提供大量的岗位,才能生产大量生活必需品。
这些年来,金融,互联网等各种虚拟产业崛起,赚走了大量利润,挤压了制造业的利润空间。
,这里不是说这些虚拟产业不对,更不是说它们没有贡献,恰恰想法,它们很好,它们是社会进步的未来,而且贡献也很突出。
在危机之中,这些都暂时变得次要了,必须先给制造业让路,要让制造业先活下去,赚到钱,等危机过后,才是虚拟产业爆发的时候。
所以,打完了地产,还要打压金融的野蛮生长,适当压制互联网企业,打压那些人力资源占比小,收入却高得离谱的行业,比如直播,比如娱乐圈。
打压她们,并不一定是她们很坏,而是所有的这些行业,暂时都必须给制造业让路。
目的,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危机也有可能不会来,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早已教会了我们,求胜之前,先求败,先做好最坏的打算,再去追求最好的结果。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对应到我们个人身上,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未来这场危机到底会不会降临,像08年那样,目前尚无人能知晓,但我们也应该适当地先求败,再求胜,投资上,尽量先做好防守,然后再考虑进攻。
我个人目前是这样的,50%左右的资金放在银行智能存款,5%左右的年化,不高,但稳定,而且有国家保险,几乎是万无一失,这是我所有投资资金的定海神针,万一真的出现危机,我的损失也不会特别大。
30%左右的资金会投向基金,20%不到的资金投向股市。
后面赚到的钱,会更多的偏向基金或者股票,万一危机不来,这部分权益产品的收益也足够让我赚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