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行业并购增加 集中度提升(附股)
投资建议
在环保监管力度增强,各省均推出省级督查方案背景下,危废处置刚需再次提升,尤其是要求进入规范渠道处置的量增加。但市场情况是,实际产生量远大于统计量(预计实际量8000万吨/年),整体危废处置供不应求。虽然16年综合利用处置率为83%,但由于资质错配等导致危废企业资质的有效利用率仅为25%,实际利用处置量约1629万吨。在技术层面无害化占比提升、引入水泥窑协同补充,同时市场层面并购催化有效利用率提升之下,五年后市场有望供需平衡。我们按无害化3500元/吨测算,2020年仅无害化市场空间可达1000亿。建议重点关注搭载国企背景、技术优势、资金实力强的行业龙头: 、,水泥窑协同处置企业等。
行业观点
行业格局:行业并购增加,集中度提升,国企背景的固废行业龙头受益。目前危废市场集中度极低,CR10仅为6%(资质),在新一轮环保督查及环保税下,处置标准及要求提高,叠加未来资质审批更严,因而我们判断实力弱的小企业将更难获得资质。统计显示单企业处理规模由2014年2.2万吨/年增加至16年3.0万吨/年,印证获批企业规模增大的趋势。另外考虑到危废壁垒高,投产时间长(3~5年),因而并购整合将是企业布局的快速路径。统计来看年初至今,上市公司层面的并购近二十起,交易金额约50亿元,其中“后起之秀”、“跨界之者”居多。我们构建区域、资源、技术、管理四个维度判别危废并购标的质地的体系,同时得出结论认为搭载国企背景、技术优势、资金实力强的龙头可实现区域与业务的扩张。
技术趋势:无害化占比提高,焚烧项目加速;水泥窑协同处置为新兴补充。我们认为,大量未纳入官方统计的均为无回收价值的危废,之后随着监管加强,企业偷排减少,无害化处置需求将提升,近年来焚烧价格的不断走高也印证这一逻辑。目前无害化占比36%,我们认为2020年将达到38%以上,无害化的主要增量来自于新的焚烧项目投产,而水泥窑协同处置将成为重要补充。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在于审批到投产仅需2年,且可观的处置费利润,较好的协同效应让水泥企业有动力进行改造。
模式变化:厂内、园内处置专业化,危废企业提供减量化、EPC咨询等服务。目前每年超过50%的危废由产生单位自行解决,但还未纳入监管范畴,管理要求严格程度差别很大,易造成环境隐患。未来随着监管要求提高,厂内处置存走向专业化;中长期看,固废集中处理成本低、污染容易控制,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是趋势。危废企业将往工业前端靠拢,为厂内处置设施提供EPC咨询服务,或直接介入工业企业运营,定制专业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危废减量化”生产。
上海区域:需求100万吨,供给封闭,市场空间40亿。2016年上海市危废市内转移处理处置量43.4万吨(+7.4%);跨省市处理处置量16.7万吨(+53.2%)。根据我们调研数据,上海市危废处理需求约100万吨,目前产能严重不足。上海地区资质壁垒极高,目前27张许可证,资质总量约66万吨/年。即上海市危废处置达产率(实际产能/资质量)约65%。上海城投(上海环境大股东)合计拥有危废资质量16.5万吨(占上海总资质的25%),并拥有示范性的医废项目及先进的等离子焚烧技术。
风险提示
1、监管力度不及预期;2、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危废无害化处理费下降;3、环评等审批因素导致项目推进不及预期;4、EPC咨询服务商业模式的持续性;5、水泥窑协同处置推广不及预期,如与水泥企业合作进展慢等。
财经资讯
- 钢铁沙皇逝世 百亿A股变更实控人
- 8家私募年内自购4.57亿元
- 谢治宇、朱少醒最新调仓动向来了
- 广汇汽车退市 让人情何以堪
- 转融券暂停实施一周 融券余额已不足300亿元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 道指跌超1%
- 多家上市房企高管增持股票提振信心
- 上市公司打响1元面值保卫战
- 中央汇金二季度继续增持五大宽基ETF
- 最高从亏0.38元/股到赚0.44元/股 3只潜力股已获大
- 纳指大跌超500点 道指却创历史新高
- 上市公司掀起沙特热官宣合作 沙特概念股也是基
- 两大量化私募巨头重磅发声 DMA持股市值大降200
- 重磅曝光 国家队果然出手!中央汇金二季度继续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道指、标普500指数均创历
- 硅片龙头大消息 20亿美元重磅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