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CDMO大举加码产能,泰德医药被“贱卖”后赴港IPO
标题建议为:“泰德医药加码多肽产能,赴港IPO之路面临考验”
近日,随着诺和诺德公司宣布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产品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减重,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备受瞩目。就在同一天,正大天晴制药也获得了其利拉鲁肽注射液的上市许可,这标志着中国在多肽药物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而背后的研发生产机构泰德医药也紧抓市场机遇,正在积极布局IPO上市计划。赴港IPO补充弹药的也面临着前股东“贱卖”事件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泰德医药的历程和发展前景。
泰德医药是全球专注于多肽的合约研究、开发及生产机构中的佼佼者。近日,该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据悉,泰德医药的多肽项目管线丰富,包括多个CDMO及CMO项目。公司还专注于GLP-1领域的管线建设,并已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尽管泰德医药在行业中地位显著,但其营收却出现了下滑趋势。
在信邦制药的精心布局下,中肽生化在股东的手中实现了惊人的业绩承诺。从2015年至2017年,尽管每年的净利润与承诺略有出入,但累计实现的净利润高达3.32亿元,完成了承诺的业绩目标。
这个成功的背后,是信邦制药在2016年和2017年通过全资子公司康永生物对中肽生化进行的全资收购。这一时期,中肽生化的营业收入连年攀升,成为信邦制药的一颗璀璨明珠。到了2018年,受行业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中肽生化的业绩出现了首次下滑。尽管如此,信邦制药仍通过收购积累了大量的商誉价值。但随之而来的一次大额商誉减值导致公司经营陷入困境。到了2020年,中肽生化及其子公司康永生物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受全球贸易摩擦和疫情影响,业绩压力愈发加大。为了寻求突破,信邦制药决定将这两家公司出售给原股东泰德医药。这场交易引起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信邦制药明确表示,出售是为了避免不确定性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造成风险。徐琪和李湘莉重新控制中肽生化及康永生物后,成功将其整合至泰德医药。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和可转债发行等方式筹集资金,提升了公司的估值。现在,泰德医药正积极进军多肽药物市场。随着多肽药物市场的蓬勃发展,泰德医药凭借自身优势,如药物活性高、选择性更强、稳定性更好等,正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增长迅速,为泰德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此背景下,泰德医药正在积极进行产能扩张和技术创新,以抓住市场机遇。
文章图片来源:泰德医药招股书
多肽药物市场正如炙热的火焰,一年热似一年。凭借独特的优势如高药物活性、强选择性、良好的稳定性等,多肽药物在全球市场上备受瞩目。随着全球多肽CRDMO市场的迅速增长和预期的扩张,泰德医药正积极提升产能,抓住市场机遇,进一步巩固其在多肽药物领域的地位。泰德医药:多肽领域的战略焦点与激烈竞争中的挑战者
泰德医药在多肽市场,尤其是GLP-1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业绩起伏与市场热度紧密相连,这一点从其招股书中清晰可见。
泰德医药的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客户对其多肽及寡核苷酸发现、开发和生产服务的需求,以及临床和市场上的成功。客户的开支或需求减少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在2023年,由于大客户的需求变化,泰德医药的营收出现了同比下降的情况。
在全球CRDMO市场竞争格局中,泰德医药虽然位列第三,但市场份额仅为1.5%,与前两名瑞士公司相去甚远。市场上还存在诸多其他业务的CRDMO,如药明康德和凯莱英等,竞争形势愈发激烈。
为了应对下一阶段的竞争,泰德医药选择的武器是大举扩产。根据招股书,公司计划在美国和中国建设新设施,以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和产能。这包括建设其在2022年购买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罗克林园区,预计将使年产能增加约100至300千克。公司还计划扩大现有钱塘园区的产能,并在未来两至三年内在中国建造或收购新生产园区,预计年产能将提高约1000千克至2000千克。
竞争对手们也在加快步伐提升产能。例如,凯莱英正在加快多肽商业化产能建设,而药明康德的常州、泰兴基地产能扩建新工程也已投产,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体积增至32000L。
尽管泰德医药在多肽行业拥有独特的优势,如与主要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和客户留存率超过97%,但随着行业技术壁垒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以及药企自建产能的提高,外包商们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未来,价格下调或服务需求下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不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