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沈飞(600760)业绩预增点评:全年业绩大幅超预
事件:
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1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预计增加6.78亿元,同比增加约2443%;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79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预计增加约4.88亿元。
观点:
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达3.27亿元,系公司11月20日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交割,沈飞集团1-11月的利润列为非经常性损益。根据公司披露的资产重大重组交易报告书的信息,2015-2017年1-3月沈飞集团实现的非经常性损益净额分别为5,903.36万元、2,232.36万元、489.17万元,据此基本可判断2017年列为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贡献仍是来自于1-11月的主业经营利润。
战斗机第一股,全年业绩显着超市场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33.8%。公司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0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27亿元大幅增长33.8%,远超市场预期,也大幅超出资产重组时的业绩承诺6.0亿元。按照目前的市值435亿,对应2017年PE为61.6倍,预计PS有望降至2倍以下,配置价值逐步凸显。
公司业绩已连续两年维持20%以上高速增长,已迎来型号交付高峰。2014-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6亿元、138.5亿元、16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9%、20.8%,同期实现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6.4%、20.1%,预计2017年收入增速在30%左右,归母净利增速则高达33.8%,说明公司的型号歼11系列、歼15和歼16已迎来型号交付高峰。
公司未来看点在歼16和歼31。根据WorldAirForce2016数据,目前我国战斗机以歼7、歼8为代表的第二代战斗机存量占比仍达49%,而美国空军二代机基本退役,F15、F16三代机共计1220架,F22、F35四代机共计223架,分别占比84%和16%。沈飞集团的主要军机型号包括三代/三代半歼11系列和歼16、四代机歼31,目前已经批量列装的三代半战机歼16性能较强,是一种对地对海的高性能歼击轰炸机,在我国可全面碾压三代机制空能力的四代机歼20已进入服役的时代,歼16有望发挥差异化优势持续获得可观的需求订单。歼31则有望成为四代舰载机,需求增长空间也值得期待。
控股股东认购70%份额新机研制建设项目的配套融资,信心彰显。沈飞集团此次资产重组的同时,募集配套资金投建新机研制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新机零件制造、装配、检测试验、调试、试飞等能力建设),经备案的总投资额为23.95亿元,其中16.68亿元通过募集配套资金方式解决,公司控股股东航空工业认购70.0%的份额,约11.68亿元,充分彰显控股股东对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信心。新机研制生产能力建设项目拟建设期3年,截至2016年11月28日已投入自筹资金4.52亿元,我们认为随着募集资金的到位,项目建设也进入提速状态,有利于未来快速响应型号交付需求和业绩释放进度。
未来将充分受益于军品定价机制改革,业绩弹性可期。公司的产品以总装战机为主,产品利润受限于5%成本加成定价机制,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2014-2016期间公司的净利率水平分别为3.86%、3.17%、3.15%,处于较低水平。2017年9月22日,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明确的重点工作中就包括"军品定价议价规则、装备采购制度"等改革方案,未来将逐步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我们认为,改革后军工总装类产品将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和成本费用归集制度,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消除部分财务限制,释放利润空间。参考国外军工企业5%-10%净利率水平,长期来看,公司的净利润水平亦有望在收入规模不变的情况下释放1倍的业绩弹性。
结论:
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2.0亿元/255.4亿元/28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6亿元/8.26亿元/9.34亿元;EPS分别为0.51元/0.59元/0.67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2X/53X/47X,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
风险提示:
国防经费投入减少;型号订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