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股份(000938)2017年三季报点评:绩如期增长 工
分析与判断
业绩接近预告区间中值,看好长期协同盈利能力提升
业绩符合预期,持续看好新华三优质资产与协同效应。公司在三季报预告中预计Q3归母净利增速为112~123%、前三季度归母净利增速为15~39%,季报实际结果均接近预告中位数,业绩实现平稳增长。业绩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外延并购新华三(控股51%)带来并表期间增加(由去年的5-9月增加至今年的1-9月);二是产品结构内调整带来的营收增长和毛利率提升(2017H1整体毛利率较2016H1增加10个百分点)。短期内并表新华三带来利润边际改善明显,长期内我们更关注"云-网-端"产业链布局进程,看好各业务板块整体协同盈利能力的增强。
供给侧改革提振智能制造,发布工业云产品再添增长新点
1、智能制造扶持力度有望继续加强,利好工业云业务。(1)继2015年国务院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后,近期十九大报告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分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在2015-2017年的数量依次为46、63、97,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考虑到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制造业中拓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政策推进有助于带动公司工业云等相关业务的高速增长。
2、新华三IT架构有望渗透更多领域。新华三的分析和精确定位技术,可发展延伸到汽车、白电、电子加工、面板、电池、风能等制造业客户,为企业整合不同价值的数据源。2017年8月31日,新华三发布下一代工业标准服务器和业界首个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平台+服务+生态"赋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在政策扶力度预期加强和行业需求增长基础上,新华三通过发布新技术产品,有望领跑智能制造云端服务领域,挖掘利润增长新机会。
推进"云-网-端"产业链布局,物联网中标运营商大单
1、认可公司"云-网-端"产业链布局战略价值。作为传统的ICT服务商,公司在产业链布局中的"网-端"环节占据传统优势,并通过收购新华三补足云端短板,设立紫光西数强化底层存储优势,横向拓展行业应用(紫光互联、紫光美食云等),逐步完善产业链布局。
2、物联网中标大单,产业链布局效果显着。根据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Research)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发展的规模将是互联网的30倍,全球物联网设备将达到280亿台,物联网年产值将超过1.9万亿美元。近日,新华三以最大份额中标 物联网项目通用硬件集中采购,是国内运营商第一个采用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大规模建设移动核心网的工程项目,也佐证了我们关于协同效果改善和物联网领域良好发展预期的判断。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为1.47、1.86和2.1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1X、32X和28X。预计新华三等主要业务板块持续增长,公司云战略转型升级效果显着,存储等新业务获得较好增长,未来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看好"云-网-端"战略推进。给予公司2017年45~50倍PE,未来12个月合理估值66.15~73.5元,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整合不及预期;新领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