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减仓纪录:平安大华量化二季度斩仓76.95%
公募基金市场迎来二季度收官之际,一系列基金运营数据相继揭晓。《每日经济新闻》深入调查发现,其中一只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减仓,砍掉了高达76.95%的股票仓位,令人震惊。
这只不同寻常的基金是平安大华基金公司旗下的平安大华量化A/C基金。令人瞩目的是,该基金今年1月23日才成立,规模仅为2亿元,由仅仅220户投资者认购。在短短几个月内,其股票仓位从一季度末的86.83%骤降至9.88%,这一操作打破了常规。
平安大华量化基金采用的是量化投资策略,通常这类基金的投资决策高度依赖于数学模型,人工干预的成分相对较少。即便在招募说明书中,平安大华量化为基金经理预留了一定的操作空间,但如此大幅度的减仓仍然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资深量化投资基金经理对此表示,“这样的操作听起来并不合理。”尽管基金经理在市场变动时有一定的调整权,但减仓76.95%的操作无疑超出了常规范畴。对此,基金经理李黄海在二季报中解释,受中小板、创业板跌幅严重的影响,资金主要流向大盘蓝筹,量化策略未能带来正收益,因此进行了大幅减仓。
李黄海是业内资深人士,拥有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多家知名基金公司担任重要职务。他在二季报中的解释表明,他的模型主要关注中小板和创业板,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些板块的表现并不理想,因此他决定减仓。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大华量化的业绩比较基准并非针对中小板和创业板,而是侧重于大盘蓝筹。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模型的设定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产生了偏差。在减仓之后,平安大华量化持有的股票数量仅剩下8只。
相对于其他量化基金的平均加仓15%的情况,平安大华量化的减仓操作显得异常“反常”。即使是李黄海管理的另一只产品平安大华鑫安,在二季度也没有大幅减仓或加仓。平安大华量化在二季度发生了巨额赎回,但基金经理否认这一操作受到赎回的影响。
展望未来,基金经理李黄海表示将根据市场情况,坚持既有的量化灵活配置策略,择时优选资产,平衡配置股票和债券资产。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如此剧烈的市场波动和基金操作,需要更加审慎地评估风险并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每日经济新闻》的调查揭示了平安大华量化基金在二季度不同寻常的减仓操作。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背后的原因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是做出明智决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