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6家私募被“ST” 业内人士-私募数要降至1万家

股票知识 2025-04-23 07:23www.16816898.cn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在私募基金行业,一场关于监管与合规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面对总资产规模突破十万亿元的国内私募基金市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期挥出监管大棒,公布了高达2146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被列入异常机构名单。这一行动的背景是,一些私募机构未能按要求更新产品信息或提交审计报告,引发了市场对私募基金行业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的关注。

在这场变革中,私募行业正在迈入一个更加严格的时代。随着监管的持续收紧和行业门槛的提高,私募基金数量从原本的三万家量级下滑至两万家量级。与此那些被披露的异常机构名单中的私募机构数量,更是占据了全行业近十分之一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乏一些曾经在投资业绩或资本运作方面表现突出的知名私募基金。这也引发了业内对私募基金投资的重要考量点不仅仅是过往业绩,还包括信息披露、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思考。

对于基金业协会此次公布的异常机构名单,上海交通大学私募证券投资研究中心主任严弘教授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堪比上市公司股票的“ST警示处理”,对私募基金产品的投资者是一种保护。分析人士也表示,如果一个私募基金连基金业协会的信息披露与合规要求都达不到,那么很难期待它们能够为投资者真正创造价值。尽管有少部分私募机构因客观原因被监管规定“错杀”,但投资者在选择相关理财产品时仍需谨慎选择。

随着监管的收紧,私募基金行业的门槛也将显著提升。对于被列入异常机构的私募机构来说,可能面临的后果包括暂停受理产品备案申请以及至少六个月后才能恢复正常机构公示状态等惩戒措施。业内人士也指出,一些私募机构对于越来越严格的监管要求感到压力重重,但信披和合规仍然是必要的商业成本。对于私募基金而言,尽管有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作为保障,但在年报等基本信息的披露方面做到尽责仍是基本要求。

在此背景下,那些曾经闪耀明星光环的知名私募基金如今面临新的挑战。像北京青泽投资、深圳翼虎投资等知名投资机构也位列异常机构名单之中。未来在私募基金行业发展中,除了投资业绩之外,信息披露、合规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将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而那些无法适应监管新要求的私募机构将面临更严峻的市场环境,私募基金牌照的价值也可能随之大大提升。随着今年8月30日国务院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中国私募基金行业迎来了新的监管政策。在此背景下,上海富钜投资总经理唐弢指出,当前的政策监管在合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私募机构在IT技术、合规人员以及资金等方面增加投入和开支。这无疑将显著提升私募基金行业的门槛,对于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行业内部的观察人士预测,中国的私募基金数量可能会降至大约1万家左右。对比国际,美国的私募基金(对冲基金)数量虽仅有一万多家,但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在经历了2016年至今的两轮监管风暴后,仍有2万多家的规模,约为美国的2倍。尽管数量庞大,但中国的私募基金在平均水平上仍有待提高,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监管的持续加强,长期来看,国内私募基金的数量有望逐步降至一万家左右,相当于当前行业高峰期的三分之一。

严弘也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目前仅需200万资金规模就能支持一只私募基金的运作,大量袖珍型的私募基金存在并无必要。目前整个行业良莠不齐的现象也亟待改善。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实,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将更加明显,优秀的私募基金将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中崭露头角。

在这个转变的时期,投资者在选择私募产品时也需要格外谨慎。由于行业内部的调整和变革,一些不良的私募产品可能会面临风险。投资者在选择私募产品时不仅要关注其业绩和投资策略,更要深入了解其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

新的监管政策将促使私募基金行业进行调整,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投资产品。在这个背景下,私募基金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那些能够适应监管要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机构将在这个市场中走得更远。投资者也应保持警惕,理性投资,共同促进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

(原标题:逾1/10私募被“ST”!业内呼吁投资者严防踩雷的中国私募数量预计降至万家以下)

上一篇:企业增资扩股(增资扩股的方式)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