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作治霾京津冀正当时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吸引了不少投资者的目光。来自全球500强之一的跨国企业霍尼韦尔,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
5月19日,霍尼韦尔与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霍尼韦尔将与河北省在节能环保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当地产业界加强在智能电网、工业节能、环保监测、生物能源以及化工工艺等领域的技术和项目合作。
秸秆变油成主要合作内容
河北省处于独特的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中,区位条件和资源优越。但与此,河北省作为北部重要的工业经济区,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尤其随着公众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日益关注,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议题。
“我们很高兴看到河北省正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污染并推进节能减排,显示了其治理环境的坚强决心。”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盛伟立介绍说,近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促进京津冀三地经济协作和产业发展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从京津冀三地协同的角度来看,首要的切入点就是改善当地的资源环境状况,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霍尼韦尔的技术和产品大部分覆盖了节能减排的能源管理范畴,此次与河北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很大程度上就与节能减排的这种大背景有关。
在河北,如何帮助人们利用现有的资源去增值,秸秆做柴油就是一个很好的课题。当地大量的秸秆被农民焚烧之后,造成了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在盛伟立看来,如果把秸秆这种原料变成柴油,既可以用上没有利用好的资源,也可以为节能减排提供一些能源,而这也是此次与河北签的框架协议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据盛伟立介绍,他最近也在考察廊坊的一些企业和工厂,希望在智慧城市方面促进双方的进一步合作。此前,霍尼韦尔曾与天津开发区签署协议,共同开展中国首个智能电网需求响应项目。据介绍,全球70%的电力消耗和大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都来自于建筑物,该智能电网技术和专长将供电设施和其用户紧密相连,帮助用户自动调整能耗,从而减少对电网的需求。
治理雾霾离不开政企之间的通力合作
“一个国家在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环境污染是避免不了的,德国和日本也都经历过这段艰难的历程。治理雾霾不是短期时间就能解决的,欧洲和日本经过10年以上的时间才解决了这些问题。”盛伟立表示,雾霾治理是当前许多人都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治理时间的长短,关键是要看政府的执行力。
据盛伟立介绍,目前在中国最大的挑战是城镇化。其实,很多新兴国家也正在面临城镇化的难题。现在有大量的年轻人都往城里跑,城里的资源受到严重的挑战,如何把一个城市变成更节能、更优化的城市,怎样利用技术把能耗和资源降到最低,这是政府和企业需要密切合作来解决的迫切问题。要做到节能减排,现在的技术就能做到,不需要用新的技术,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规划好行业发展和城镇建设问题,把已有技术的每一项应用都加进去。
在盛伟立看来,其实,一个化工企业能够排放什么、排放量是多少,这些都是有标准的,主要看地方政府有没有真正地去执法。现在的建设项目都需要经过环评,有了环评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验收。验过项目的气、土、水等是否达到了相关的标准。如果因为推行一个技术而让企业去自愿地增加成本,这是非常困难的。,政府必须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去鼓励企业主动地做好节能减排,这对政府的执行力也是个很严峻的考验。如果没有相关的立法和执法,市场上一些好的技术和产品就不可能延续下去,要把“天变得更蓝”就会变得遥遥无期。
链接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近日分析指出,当前亟待建立三地统一的产业转移和共建基金。
在张贵看来,该产业基金主要有5个来源京津冀三主体、中央和市场。如河北承接北京转移过来的产业,应该两地共建产业转移基金,由于京津冀区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应该由财政转移支付一部分,做基本的公共产品。还有就是公共服务向社会购买,即借助市场的力量,引导大量的社会民间资本进入。
,还有必要建立起产业创新基金。京津双城联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而京津最核心的是科技新干线,要将京津打造成创新共同体。而要打造世界级的科技产业,就要建立产业创新基金,通过基金的运作来激活资源,引领创新。基金的发起人可以是政府,也可以引进战略投资者,采用市场化运作,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行情、问诊)、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等产业,这决定着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