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十三五规划基本完成 行业迎2.0时代
机器人2.0时代来临
《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基本制定完成,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偏向于“传统”机器人不同,新一版的征求意见稿将“布局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内容写入主要任务中,传统机器人面临转型升级。而随着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到来,机器人主题行情升温,各路资金已提前布局。
需求端来看,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世界共同面对的课题、全球生产力成本上升,机器人作为提高生产与服务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智能工具,代替人工越来越成为需求趋势。供给端从产业与技术周期上来看,国内机器人底层技术日趋完善,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市场概念灌输期已完成,产业生态圈逐渐形成,产学研联动链已形成,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高增速时代已经到来。
《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基本制定完成,规划内容较为明确地提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明确自主品牌机器人国产化率达到5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轴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工业机器人应用量达到80万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已基本制定完成,新一轮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出多日。“十三五”发展规划有望在年内发布。
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曾公开表示,“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针对行业发展几大难题,机器人“十三五”规划内容,较为明确地提出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明确自主品牌机器人国产化率达到50%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轴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工业机器人应用量达到80万台。
对于上述发展目标,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国产化达到50%以上可以完成,保有量80万台的数据也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实现。但其中涉及到对于行业核心龙头企业达百亿元产值、形成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医疗康复机器人企业等目标,罗军表示,现实与目标之间还存在差异。
关于机器人的自主化、核心零部件技术研发、示范应用、标准体系、建立公共服务平台等行业需要解决的痛点,也是此次“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罗军表示。
他还透露,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偏向于“传统”机器人不同,新一版的征求意见稿将“布局下一代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内容写入主要任务中,传统机器人面临转型升级。
机器人2.0时代即将来临“传统机器人在3-5年内面临着转型,新一代机器人可能在未来10年内成气候,以微软、谷歌、facebook为主的企业,正在悄悄改变传统机器人的格局。今后的机器人产业,将不再是四大机器人公司,而是这批新兴技术企业。未来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要显著提高”,罗军对记者说。
目前,国际上许多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开始部署下一代机器人,如日本在年初公布的《机器人新战略》中提出,实施机器人革命新战略,将机器人与IT技术、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
“我们在推广机器人,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传统机器人在未来发展中的转型升级问题,加快下一代机器人的布局。”罗军表示。
他认为,未来的智能机器人将会是个平台终端,机器人本身将涵盖众多技术,通过机器人本体将其融合在一起。“十三五”期间,传统机器人就开始会向智能机器人转变,机器人会成为某个环节的设备。
“到了第五年,使用或转化为智能机器人的比例会达到10%。服务机器人领域市场占有率会大大增高,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提高,这是一个趋势。更多的集成应用的需求将更加明显。”他说。
服务机器人市场正在扩大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增高,服务机器人,尤其是养老型机器人的需求正在逐渐增加。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无人机、扫地机器人、养老机器人、早教机器人为代表的家用服务型机器人正在逐渐扩大市场份额。
这类机器人目前的技术虽然已经取得不少突破,但全球技术水平普遍较弱。与工业机器人不同,这类服务型机器人需要机器人有较强的大脑,深度学习能力尤为重要。通过深度学习,机器人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产生不同的应变措施,这要求机器人传感器具有认知、感知的能力,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
“全球(的水平)都很低,国内更低。”罗军坦言,目前日本已经研发出一些用于养老的服务型机器人,但其智能化程度并不理想,国内的服务型机器人技术水平则处于初级阶段。
随着服务型机器人的需求增多,服务类机器人也将成为“十三五”阶段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新难题。如何突破其核心技术、提高智能化;如何让服务机器人走入家庭都是机器人产业需要发展的下一个目标。
罗军表示,应该建立机器人示范应用工程,重点发展在养老助残、医疗康复、救灾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和示范效应,加大投入。
核心技术亟待突破
IFR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22.5万台,增速达27%。近五年来,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迅速,2014年市场销量超过5.6万台,约占全球市场的1/4,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市场份额虽然很大,但大部分都是国外机器人企业占据,国内的机器人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比重绝对值非常小,核心竞争力需要增强。”
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过程中的核心技术依然与国际先进水平呈现较大差距。其中,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关键部件依旧依赖于进口。服务机器人多传感器、高性能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都与国外先进产品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我国的机器人发展已经提前进入了机器人时代,机器人市场需求提前爆发,市场的提前爆发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前交叉。罗军认为,“这是一个好事情。但规模虽然起来了,核心竞争力却远远达不到要求。”
“机器人”十三五“规划的落地将会有很强的带动性,资金会引领和扶持。”他说,“十三五”规划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应该怎么做大做强,产业如何实现自主化。以市场为主体,政策引导,推动机器人向2.0时代过渡,发展应用市场,共同扶持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相关阅读】
机器人主题再迎风口 上市公司跨界圈地
二级市场热衷于如此富有想象力的行业,随着“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即将召开,相关主题升温。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获悉,机器人产业是诸多公募、私募基金长期看好的方向,更愿意把机器人作为长期布局的重要板块。随着机器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板块将逐渐从“主题投资”过渡到“业绩为王”。
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开始编制 聚焦智能工厂
今年年初,工信部发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专项行动实施的目标、行动和任务。今年2月,工信部成立了由制造、电子信息、通信等多领域专家组成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智能制造“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工信部“十三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开始着手编制。
国常会推进产业升级 智能制造添助力
昨日召开的国常会部署加快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会议确定,聚焦《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目标,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技改升级工程,支持轻工、纺织、钢铁、建材等传统行业有市场的企业提高设计、工艺、装备、能效等水平,有效降低成本,扶持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成长。
业界普遍看好中英两国机器人产业合作前景
在全球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需求带动下,一些新兴技术成为焦点。英国就着眼机器人技术,正全力整合产学研资源,争抢未来制高点。鉴于中国和英国已在核电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业界也普遍看好两国在机器人产业的合作前景。
日本大力发展护理机器人
2055年,日本65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总人口的40%。护理机器人已成为老龄化阶段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老年人即使运动能力降低,也能借助机器人活动身体,参与社会生活;而护理人员减轻负担后,也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主线布局机器人主题行情
经历了此前的连续上攻,沪深两市大盘由涨转震。虽然指数止住了上涨的脚步,不过场内题材热点依然活跃,事件性驱动的主题投资依然值得重点跟踪。11月23日至25日,201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在北京举行,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承担着实现“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在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的重任。建议投资者从系统集成商、本体制造商和核心零部件龙头三个方向布局。
工信部正在研究制定支持智能制造项目政策措施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月13日报道,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与推广,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召开石化行业智能制造现场经验交流会。工信部正在积极研究制定支持智能制造项目的政策措施,计划通过技术改造,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加大对智能制造专项的力度。
苗圩33个“中国制造2025”专项规划明年出台
苗圩介绍,“中国制造2025”除去总的规划外,还将有33个专项规划,明年这些规划将陆续出台并实施。
智能制造重点锁定十大产业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十大产业发展壮大。
ABB全套机器人自动化系统亮相2015工博会
全球领先的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集团ABB通过近800平方米的展台全面展示了包括机器人自动化系统、传动系统和低压产品在内的领先智能技术。
【深度专题】中国制造2025聚焦十领域 关注八行业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在制造业重返美国及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将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纲领性文件,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也有望受益。
【机构研究】
广发证券从工业机器人到工业4.0
【个股解析】
智能制造板块14只概念股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