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與CPI分化:老齡社會的普遍現象

股票知识 2019-10-16 20:41www.16816898.cn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摘要数据的背离 2月份中国物价数据显示, CPI 同比增速为2%, PPI 同比为-2%,显然两组数据是互相背离的。 乍一看图1,好像CPI和PPI数据同步涨跌,只是幅度大小的差异,二者之间似乎并行不悖。但仔细观察看出问题,因为CPI不论涨幅高低,已经连续上涨5年,而PPI...

  数据的背离

  2月份中国物价数据显示,CPI同比增速为2%,PPI同比为-2%,显然两组数据是互相背离的。

  乍一看图1,好像CPI和PPI数据同步涨跌,只是幅度大小的差异,二者之间似乎并行不悖。但仔细观察看出问题,因为CPI不论涨幅高低,已经连续上涨5年,而PPI从2012年以后却持续两年下跌,显然二者之间出现了持续的背离,2012年以后的价格运行规律出现了本质性的变化。

  定基指数显示更明显的背离

  同比分析主要适于短期时序分析,而对于长期数据演变趋势,则要用定基指数来观测。长期分析不必考虑季节因素,无需做出主观调整,只需把环比数据累计起来,明确的趋势便一目了然。

  我们把2001年12月以后CPI和PPI定基指数列于图2,可以看出清晰地规律

  1、2002~2007年,PPI定基指数显著领先于CPI定基指数,阶段性涨跌幅度均大于后者。PPI的领先时间大约3~4个月。

  2、2008~2010年期间,两个指数大体同方向运行,但CPI波动周期拉长,PPI波动周期变短,二者的随动关系出现了紊乱,PPI似乎走势更趋于凌乱,而CPI趋势日趋鲜明。

  3、2011年以后,CPI与PPI出现完全反向的运行趋势,前者持续上涨,后者持续下降。

  背离的深层原因——老龄化的到来

  起初,人们喜欢用劳动力成本,CPI的滞后效应等因素来解释这种背离,甚至一致认定CPI随后会下行,甚至变负,持续两年多了,CPI还是正数。其实考察一下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就会发现这是人口红利逆转后的正常现象。

  图3展示了我国人口长期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到,由于上世纪50、60、70年代我国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使得1965年以后中国进入劳动人口持续上升,被抚养人口比率持续下降的所谓“人口红利”时期,到2010年我国人口红利达到极致,当年劳动人口占比达到惊人的74.53%,抚养比例仅为34.17%,与历史平均值51%比较,我们享受了49.25%的人口红利。这个数据的经济学含义是,在制度、资源和技术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我国经济总量因为享受人口红利而比正常值高出49%。

  人口红利是由于人口生育节奏紊乱而导致的生产力不正常波动,只要享受人口红利,随后必然承担人口负债,受益多少,偿还多少,古今没有例外。也就是说,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是改革开放和人口红利叠加的结果,以往我们对制度红利的效果被过分夸大了。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尽管依然享受人口红利,但效果日益减小,这对经济增速的长期下降形成了压力。

  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化,按照人口红利的递减趋势,到2022年,由于人口红利下降导致的经济增速下降,将使我国潜在经济增速比2010年下降3.43个百分点,由于2010年我国潜在GDP在9%左右,那么到2022年,我国潜在GDP大致在5.6%。从这个角度说,即使没有外部的经济危机,即使没有四万亿后遗症,我国的经济增速也会在2022年降到5%~6%这一区间。

  经济发展一般的规律是,人口红利上升期,储蓄率提高,劳动力价格下降,投资率增加,伴随PPI的持续上行和CPI的相对滞后;到了人口红利衰减期,劳动力价格上升,储蓄率下降,投资减速,PPI下行,CPI上升。人口红利的逆转,导致在生产要素中机器设备与劳动力的价格发生逆转,基于这个逻辑,即使没有经济危机或债务危机,仅仅是人口红利变化,也足以造成CPI和PPI走势持续分化的趋势。

  日本的例子

  日本也是在战后快速生育,导致1950~1990年间人口红利快速释放,到1990年以后人口结构逆转,经济快速下滑,伴随这个过程的,也是CPI与PPI的分化。参见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

  1、1980年以前,两个指数通向运行,PPI领先于CPI.

  2、1980~1984年期间,PPI指数已经开始持续横盘,而CPI指数则持续上行。

  3、1986年以后,PPI显著下降,而CPI持续上行。

  4、1999年,在PPI已经持续下行13年以后,CPI才开始下行。

  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的PPI早在1986年就开始显著下跌,而且直到2003年才结束,时间长达17年。而日本的CPI则在此后16年才开始下跌。这种原因与中国类似。,日本与中国一样都是高储蓄国家,在经济下行初期,国民以高速成长期积累的储蓄和股权投资维持生活,使得经济即使减速,生活水平一直没有降低,甚至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工资上涨而导致通胀持续。,在2000年后,由于储蓄消耗和海外投资亏损,使得日本居民储蓄大幅降低,支付能力绝对下降,从而出现持续通缩。

  对于中国货币政策和经济分析的启示

  这些数据表明,通货膨胀无论PPI还是CPI,都与货币政策松紧无关,它是基于人口变动趋势的一种周期现象。如果两大通胀指标同步运行,似乎还能解释货币政策的作用,当着两大指标背离的时候,根本看不出货币政策有什么作用,甚至处于通胀还是通缩都无法界定。

  我国目前进入CPI持续上涨时期,是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储蓄率逐步下降所导致,与货币供应松紧没有任何关系。与此,PPI持续下降也是不可改变的规律,我们搞经济分析的同仁,以后不需要再分析PPI何时回升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