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鸡”是怎样炼成的?
上市公司分红水平在逐年改善,依然有一些公司坚持数年甚至十几年“一毛不拔”。
随着年报披露高峰的到来,2014年上市公司分红情况也开始披露,根据上交所最新的数据显示,沪市上市公司分红水平有所上升,去年,有635家沪市上市公司推出派现方案,分红总额达到近6000亿元,为近四年之最,创历史新高。
事实上,证监会和交易所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引导和鼓励现金分红的措施,使得上市公司达到分红条件却不分红的现象得到了较大的改观,,仍然有一些上市公司坚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拒绝向股东分红。
上市公司不分红的原因一般都是一个理由“没有钱”,如果只是暂时业绩不好无法分红还可以理解,但一个公司上市十几年从不分红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如果一直业绩不好,为何又要上市呢?更令人称奇的是,超过十年没给股民分过一分钱的上市公司中,也不乏非ST的公司,这些因“利润为负”而不曾分红的上市公司又是如何避免戴上ST的帽子呢?
仔细观察“铁公鸡”们不难发现,很多上市公司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上市公司大股东频繁更替,比如光华控股(行情,问诊),自1993年上市后便几度易主,每任大股东都可谓满载而归。
,是“花钱如流水”,很多上市公司在盈利后并不向股东分红,而是将利润投入到众多“项目”中去,很多项目由于未能产生回报,使得公司业绩持续下滑,陷入越穷越投的怪圈之中。
其三是“财务腾挪”,众多“铁公鸡”即便盈利也不分红的理由都是一样的——“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通过调节利润,部分上市公司不仅可以避免披星戴帽,还以“弥补亏损”的理由而堂而皇之不分红。
从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试运作时算起,中国证券市场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中国的证券市场取得了非比寻常的成就,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宛若“孩童”。纵观美国资本市场,分红的规范也是个长期发展过程,,我国资本市场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市场监管也在经历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
2008年10月,证监会公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提高现金分红比例至30%。2013年底,证监会出台了包括规定最低分红比例要求在内的、更为严厉的“分红新政”,前不久发布的“国九条”又从多个角度强化投资者收益权保护,铁公鸡面临围追堵截,其生存空间必将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