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烽火再起
综合篇
新一轮国企改革驰入快车道
■本刊记者 承承
7月7日,继上海公布了《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试行)》,并给出3至5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时间表后,当天山东也出台了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意见》,两地出台政策,让国企改革的进程突然提速。而在上海、山东的表率下,随后数日内江苏、海南等地也相继跟进并出台了有关国企改革政策。在众多地方政府的合力下,上半年步履迟缓的国企改革有望就此进入快车道。
新一轮国企改革迫在眉睫
其实,自去年年未开始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应该是国企历史上的第四轮改革。自1978年以来至去年,中国的国企已经经历了三轮改革,无论是期初的“扩大企业自主权”到后来的“股份制改革试点”,还是到本轮改革前的“产权改革探索和国有资本布局”改革,三轮国企改革在不期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每一轮改革带来的创新在后期也产生了很多不良后果,如前两轮改革在后期都出现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持续恶化,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国企亏损破产此起彼伏的现象。而最近的一轮改革虽然推动了近1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但随着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国企高速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开始显现,效率低下、收入分配不均衡、创新和技术进步缓慢等特点开始制约企业发展,整体利润率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甚至由此前的39%快速下降到13%,而净资产收益率与民营企业的差距更是由2000年的7个百分点扩大到2012年的17个百分点。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暴发不仅导致近几年国内经济增长明显趋缓,4万亿投入所带来的短暂刺激效应也被居高不下的库存积压和部分国企产能严重过剩所抵销,以往不被重视的国企运营效率低下、产能扩张无序等问题开始逐渐显露,虽然在这一过程中强势国企凭借垄断地位依然在不断做大,但做大的却是整体效益增速的明显下滑,一些曾经的盈利大户如钢铁、冶金、煤炭等行业中的国企,在产能规模持续增长下出现了严重亏损或持续负增长。经济的持续下滑倒逼在我国经济总量贡献中占30%左右的国企必须要进行新一轮改革,提高自身利润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混合制改革是央企改革重点
从国企分类来看,主要有央企(国资委或中央其他部门管辖)和地方国企(地方政府管辖)两大类。央企主要集中在一些自然垄断行业,如金融、能源、资本品、建筑等传统垄断性行业,而地方国企则集中在一些竞争性行业和地方交通运输、基建、公用事业行业。从上市公司来看,截止到2013年末,A股2516家企业中有983家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市值占比约60%。分行业看,金融、电信、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等行业国有企业市值占比还较高,而其他多数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国有企业市值占比相对较低。
继此前部分军工股率先重组做大做强后(近日,有消息称军工央企集团重组方案有望于近期出台),本轮央企改革的重点更多地是引进民资,实行混合制改革。在央企混合制改革中,中国石化已先行一步,继今年2月宣布率先推出油品销售业务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实现混合经营,4月完成油品销售业务重组后,近期公司又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经重组后,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在三季度前完成融资。而中石化的这种快速先行的行为有望得到越来越多的央企追随。有消息称,央企国企混合所有制试点方案近期将出,参与试点的央企名单可能会发布出来,此次名单中将包含中粮、华润、国开投、招商局、中国建材等大型央企。
,央企改革除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资本结构调整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部分,如宝钢股份、中国海诚、东信和平等企业进行的股权激励,洪都航空等资产转让,长城开发、宏源证券等资产重组以及光电股份处理不良资产等,也都是央企改革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上海、广东是国企改革的两种典型代表
相较央企,地方国企改革则主要集中在竞争性较强的行业,如食品饮料、医疗保健、零售和媒体,以及地方交运基建和公用事业等。以上海和广东两地为例,两地改革方案均体现了当地地方政府进行国企改革的思路,其中上海采取多种模式并行,而广东则是主打混合制改革,其他地区虽已经陆续公布了改革计划并有少数企业展开了改革试点,但总体并未脱离两地改革的框架。
具体来看,上海国企改革因地制宜,根据不同行业属性采取不同的改革模式。如在建材、机械、港口等领域,改革以混合制改革为主,在纺织服装、房地产和科技文化等竞争性更强的领域,则以整体上市、同业资源整合和股权激励为主。这体现在具体公司上兰生股份大股东兰生集团同东浩集团联合重组,上海市国资委将全部兰生集团权益划转至东浩集团;传媒互联网行业的东方明珠被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文化类国资股整合,重新合并为“新文广”;现代集团拟以建筑设计类资产和业务与棱光实业进行重组,交易方式可能为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现金购买或出售资产、资产置换等其他方式;金丰投资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及定向发行股份收购绿地集团100%股权,中国太保旗下太保财险拟以22406.85万元收购安信农保34.34%的股份……一系列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等动作表明上海国企改革之迅速。而在市场表现上,年初时上海国企股因改革的消息崛起让很多投资者记忆犹新。
广东国资委则希望通过5年的努力,让上市公司成为国有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其中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由现在的20%上升到60%,主营业务完全实现整体上市,并明确提出“国有股权出让不设下限”,并计划到2020年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比重超过80%,二级及以下竞争性国有企业基本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目前,格力集团转让49%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深纺织A的控股股东深圳纺织集团拟转让公司部分股权、广晟有色拟增发49%的股份等都是广东国企改革的先行者。而依据改革受益先后顺序、估值安全边际、标的弹性大小等,安信证券认为广东国企改革有四类机会可关注1,改革最先受益者(星湖科技、风华高科、广弘控股等);2,存在安全边际的国企改革品种(广东鸿图、超声电子、粤水电);3,整体上市带来重估的机会(广百股份、东方宾馆、广州浪奇);4,引入战略投资人或实行股权激励的品种(珠江钢琴、深圳燃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