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之剑打造“创业之城”
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蓝海,四川省成都市以“创业之城、圆梦之都,成都创业、创业都成”为目标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2015年6月,成都市成功入围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行列,在城市发展方面再添新名片。
近年来,成都市工商部门立足职能,以商事制度改革为抓手,从支持“双创”发力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放宽企业名称核准和经营场所限制,试点简易注销,建设小微企业名录,多点发力,攻坚克难,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
简政放权助力小微企业“破茧成蝶”
“房产证不再是开办公司的必备‘硬件’,集群注册让我的创业梦想不再遥远,对这样的政策我不得不点赞。”自主创业的孙鹏高兴地说。
原来,孙鹏想开公司创业,但由于资金不足,一直被卡在经营场所的环节。恰在此时,成都市工商局推出集群注册新举措,允许创业者以一家托管机构的住所(经营场所)作为企业住所登记。“这样一来,像我这样的创业者每年只需要花很少的托管费用,完全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将心思全部放在业务拓展上。”孙鹏说。
眼下,在成都市金牛区,由工商部门牵头,司法、财政等部门协同联动的集群注册大格局已经形成。全区160余家律师事务所,200余家会计事务所,所有创业创新孵化器、创客空间等机构都被纳入集群注册的范畴。
,成都市工商局还加强小微企业名录建设,实现小微企业名录系统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企业注册登记网上并联审批系统的互联互通,帮助创业主体快速便利进入市场,促进各部门监管衔接,确保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品牌先行”提升创业主体市场竞争力
彭州市九尺镇以家禽产业闻名,是著名的“板鸭之乡”。板鸭产业的发展解决了全镇8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来源于家禽产业。
2015年10月,从国家工商总局传来喜讯,历经申报、审核、公示和异议裁决,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对彭州九尺板鸭准予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这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成都市是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之一,引导成长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初创企业在创业创新中增强品牌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打造本土小微品牌集群是成都市工商部门实施品牌战略的主要着力点。市工商局组织开展“创业创新,品牌先行”活动,采取梯级培育、重点打造的扶持方式,派出专业人员上门走访调研各地重点扶持的成长型、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各类创业园区,开展商标知识宣讲、品牌创建指导、品牌管理运用、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培训活动,提供一系列品牌发展重点跟踪服务。
,成都市工商部门以保护驰(著)名商标、涉外商标为重点,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保护企业知识产权。近两年,全市工商系统共查处商标侵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532个。
宽进严管构建企业健康成长良好生态
“我们要为小微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健康成长的环境。在这里,诚信企业将享受阳光雨露,失信企业则无处安身。”成都市工商局企管分局局长孙斌说。
为此,成都市工商局积极打造“成都信用网”平台,已建成“一中心一平台一门户四系统”的网络体系,实现了行政许可、监管、处罚信息的实时共享、无障碍交换。
目前,“成都信用网”覆盖全市44.8万户企业、78万户个体工商户,归集整合了49个市级职能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掌握的身份、业绩、提示、警示和企业自主申报信用记录等信息3000余万条。
,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通过企业年报和“双随机”抽查,全市有2.22万户企业因未及时年报或提供虚假信息等失信行为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工商、公安、质监、税务等部门启动了失信行为联动惩戒机制。
“互联网 ”搭建高效便捷服务平台
在成都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成都市工商局积极树立“互联网政务服务”理念,创新信息化服务手段,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平台。
去年12月,成都市“全程网上登记管理系统”上线运行。该系统集合了市场主体准入名称核准、注册登记、发放执照等三大功能,申请人足不出户就可以网上办理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变更、备案业务。
成都市工商局还在高新区“双创”服务中心、锦江区广告创业园等开展“工商客栈”首批试点工作。该服务终端操作简便,运行速度快,可为创业主体提供集创业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
今年2月2日,在四川省经信委和腾讯公司共同举办的“四川互联网峰会”上,“成都工商”政务微信获得“2015年度四川政务创新奖”。这是成都市工商局加强信息化服务,推动“双创”工作取得的又一成果。
据悉,“成都工商”微政务服务端已成为该市工商部门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政民互动平台和工商服务平台。2015年,“成都工商”共发布政务微博2079条、微信201条,回应网友诉求774条(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