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城谈创业:做比想重要 机会在经历中获得
位于中关村创业大街的36氪,有一个极富互联网包容、开放、新潮概念的办公室,白色主格调的接待大厅加上星空地毯的映衬,更像一个悠闲的咖啡厅,厅里有免费的无线网,白色咖啡桌椅,有供员工躺着午休的床,还有专业的按摩师为大家服务。3000多平米的“极客”开放型办公场地,外面是供进驻创业团队使用的办公区,即氪空间。每间会议室都是用各个星球的名称命名,36氪创始人兼CEO刘成城笑称,“我们都是从氪星来的超人,我们要带着自己的本星在地球上生存。”
正如这个看似“不着调”的回答,1988年出生的刘成城,戴着眼镜、面露微笑、一身休闲装,就像一个羞涩的邻家小男孩,“这么年轻?”刘成城说,“赶上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时代。”
对于36氪这个奇特的名字,刘成城解释道“36氪的名字源于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十六号元素‘氪’(化学符号为Kr),传说中的氪星是超人的故乡。”他认为,能够创业的人都是具备超能力的人,“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要多折腾,做比想更重要,机会在经历的过程中才会获得,能早迈出一步的人,永远都比他的模仿者更具有市场和竞争优势。”
做创业之事
“做出社会价值就不怕没有商业价值”
刘成城的创业是从进入大学后就开始的。“创业在于折腾,是一个从不着调,慢慢到着调的过程。”
早在北京邮电大学读大一的时候,刘成城便和两位同学创办了团购网站,业务拓展到了北京7个学校。那时,他还嗅到了科技博客的巨大潜力,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科技博客,常常编译国外前沿科技创新资讯,吸引了不少的访问量,也结识了很多喜欢科技和文化创意的网友。
2010年下半年,刘成城进入中科院读研,和一些志同道合的网友一起兼职筹备36氪网站,同年12月,36氪正式上线。“我做过很多项目,当时因为在学校,很多都是做到产品为止,结束了就没有后续。因为自己的视野比较窄,所以开始找各种创业的方向,我把自己看到的都记录下来,放到网站上,慢慢就变成了今天的36氪。”谈及创业史,刘成城说,“本来是想让自己找到创业的方向,结果没想到找创业方向成了我的创业方向。”
“兴趣和缘分”,刘成城是用这两个词来形容36氪最初的创始团队的。2011年刘成城利用研一暑假邀约了4个没有工作经验的“85后理工男”一起组建团队,他也从此开始全职运作36氪。“全职做了以后我才明白我们在做一个叫创业的东西,后来才渐渐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它的价值最大化,我们形成了一系列产品的思路,这都是慢慢在做的过程中摸索的。”
36氪最初是以一个媒体的形式诞生的,从编译国外的互联网创业资讯,到逐渐对国内创业公司的大量报道。但现在的36氪不再是单纯的媒体,它先后推出创业孵化器、氪空间,以及效仿美国硅谷Product Hunt的NEXT项目发现平台,用刘成城的话说,这两个项目和36氪的新闻报道一样,只是他实现更大目标的工具,一个对接创业者与投资人的融资平台。
“以前谈36氪,我会说媒体+融资平台,而现在的顺序则是把融资平台放在媒体前面。”在互联网创业服务这条路摸索近5年,刘成城坦言一直在“变”当初靠媒体属性带来流量,如今融资平台才是主要的项目来源,而近期新增的股权众筹融资对创业者的吸引力更大。
不过,36氪至今仍然是“战略性亏损”。刘成城表示,他正在逐步扩展36氪的内涵,不在意短期盈利,眼下布局创业服务生态圈还需要投入更多。“我们不刊发软文,有少量硬广,不靠媒体业务赚钱。我要做的是中国创新创业的基础设施平台,让他的服务像水电煤一样提供给创业者。我把这件事当做社会价值来做,做出了社会价值,就不愁没有商业价值。”
在刘成城眼中,现在的创业环境太过浮躁和盲目,虽然兴起了很多的商机,都没有任何情怀可言。“孵化器就是最奇葩的一个产物”,刘成城举例称,现在大部分孵化器都是通过房租赚钱,或者要求在创业者公司里占据一定的股份,大多是要求1%。“但‘氪空间’什么都不要,我们的目的是跟创业者强绑定。”
刘成城曾经在知乎上这样写道,“值得庆幸,36氪是一个非常积德的事业。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至少我们帮助了很多的创业者。我们相信跟我们接触过的创业者大部分应该对我们会有还不错的评价,这也是我们一直追求提升的,毕竟创业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据了解,在“氪空间”里,初创团队可免费获得办公场所、财务、法务等资源。在创业团队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可以嫁接“36氪”媒体资源、融资渠道、项目展示平台等。孵化时是免费的,牵线后成功融资的,氪空间才收取一定费用。刘成城说“以免费且不占股的模式开启氪空间,实现孵化企业97%成功融资率,成长最快的企业一年内就完成了三轮融资。”
做创业之人
“不能为了做好人而毁了公司”
2011年夏天,36氪创始团队内部发生了一次争吵,缘由是究竟要不要做一个比媒体更大,更综合的东西,有人离开,就在那天这帮年轻人提出了“让创业更简单”的口号。
这样转变并非易事,2014年11月刘成城辞掉了70人团队中将近一半的员工,并且把除了媒体之外的主营业务几乎全部推倒重建,之后为了寻找新的合伙人,他又花了两个月的时间集中见了五六十人,几乎把他认识的,创业失败的,和企业高管都过了一遍。
此前,刘成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言“从14年10月初到11月底,砍掉二三十人。”随后便引起了各方的大讨论。对此,刘成城回应,“离开的原因主要是很正常的创业公司团队迭代,也还有一些是觉得自己预期跟公司发展方向不一致。我相信每个参与过创业公司或者自己创业的人,都能理解这个情况。我们团队现在依然肯定还是不完美的,以后永远都不会达到完美,不断提升自己一定是我们坚持会努力的,我们对团队的要求也会愈来愈严格。”
什么样的人适合创业?刘成城说,必须是一个自我“决断力”强的人。“你的创业历程中,所做决定的频率和密度都是非常高的,你创业一年做的决定,可能是你不创业五年十年做决定的总和。”他进一步表示,“跟我接触过的人应该大多会觉得我是个很Nice的人。在此之前我也没有什么开除人的魄力,如果我们需要的未来的业务没有进展,我觉得那是对我们的客户、团队和股东才是最大的伤害。或许是我之前在招人和用人上确实不专业,在我及时发现后作出处理才是必要必须的。我不能为了做个好人,毁了公司。”
便是“坚持”,在未来非常不确定的时候,你必须要有一个目标才有可能坚持。一个关键词是“学习”。“我们应该是在未来的格局里思考我们怎么做业务。”刘成城说。
刘成城笑称自己踏上创业这条路完全是“意外”,也并不觉得36氪现在是个很牛的公司。“连Nokia都可以瞬间倒闭,我们这种小破公司完全不值得一提,你增加一倍人,或者开掉一半人都还是个小破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