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难改牛市基本面,“慢牛”仍需文火
当很多投资者都盼望股市冲击5000点大关时,等来的却是“一盆冷水”。5月28日,沪指大跌6.5%,从4900点上方跌回4600点附近,市场几乎所有板块都下跌4%以上。
股市创下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原因何在?未来市场将何去何从?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
多重利空造成暴跌
回顾5月28日的行情走势,沪指小幅高开,早盘时,市场尚在乐观传递“沪指冲击5000点”的信息。,当沪指摸至4986.50点的新高后,毫无预兆地掉头下行,接连跌破4900点、4800点、4700点,收报4620.27点,大跌321.45点。
无独有偶。2007年5月30日,沪深两市均遭重挫,上证综指下跌281.84点,深证成指下跌829.45点,跌幅均逾6%。不计ST股和未股改股,两市共有859支个股跌停。
,不少投资者担心“5·30”暴跌会重演。“这个阴影是影响投资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徐高看来,除了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政策层面和资金层面的影响也很重要。
汇金减持被认为是股市大跌的导火索。根据港交所公告,中央汇金于5月26日减持建行和工行A股,涉及金额超35亿元。
“虽然减持力度不是很大,对A股的长期影响也难以一时确定,但短期波动很难避免。”徐高表示,总体来看,近期股市积累了可观的涨幅,尤其是融资融券已达到两万亿元。,在汇金减持消息的刺激下,短线操作瞄准迅速套利。
徐高认为,资金层面的短期流动性因素影响也不容忽视。以中国核电为代表的23支新股即将发行,届时可能会锁定8万亿元左右的申购资金——创下新股申购冻结资金新纪录,“由此造成的市场提前‘失血’,可能是股市大跌的直接原因。”
“慢牛”还需经济基础
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和监管方有理由反思A股牛市是不是涨得太快了?这样的牛市还能维持多久?
或许历史可以给人们一些答案2007年10月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上证综指上涨超过两倍,飙升至6124点,创下历史新高。遗憾的是,在那之后的一年里,上证综指又一度暴跌至近1800点,并让很多中国投资者在接下来的约7年里,不得不在漫漫熊市中“疗伤”。
这次牛市上涨势头不逊上次。在不断膨胀的投资者热情和不断积累的市场风险面前,监管方并不希望“疯牛”重现,而是给市场以“慢牛”的预期。
民生证券近期研报指出,本轮牛市三大主逻辑——货币宽松、居民财富重配、改革预期均未发生改变。牛市的最大主题——国企改革真正利好尚未完全被市场反映,一些产业的潜力尚未被完全挖掘,直接融资市场的崛起仍在路上。打新资金回归后,市场将重获上攻筹码。国企改革预期不断强化,将成为近期支撑市场的重要力量。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跌使得指数持续冲高所累积的风险快速释放,是“疯牛”向“慢牛”换挡的阵痛。只有经济基本面整体向好,实体经济出现实质性好转时,股市才有出现“慢牛”的基础。
对牛市还能持续多久,贺强表示,经历长期熊市调整而形成的牛市,管理层希望看到的是“慢牛”,并不是暴跌,所以中期牛市格局不会改变。
贺强指出,虽然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负转正,但总体上经济还没有全面复苏,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变,这些都对股市总体有利。
徐高则提醒说,尽管有流动性支撑,但随着股指不断走高,风险必会积聚。投资者须保持谨慎,充分认识市场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