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基金回暖 连涨5月成为公募“吸金”主力
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8.83万亿,再创历史新高。债券型基金规模突破万亿大关,较8月增幅高达16.3%,成为公募“吸金”主力。市场普遍认为,债券基金回暖迹象明显,依旧是比较合适的资产配置选择。
债基规模连涨5月
数据显示,9月份全市场新成立的公募基金达到119只,超过8月份117只新发基金的水平。其中新发36只债券型基金。从规模数据来看,自今年5月起,债券基金规模已连续增长5个月,达到11471亿元。
尽管新发基金数量相较8月有所放缓,但债券型基金规模依旧攀升至历史高点。而新发债券型基金类型普遍集中于各类被动指数型债券基金、中长期纯债、偏债混合等。
从单只基金来看,在9月份新成立的基金中,中银悦享定期开放债基首募规模达到280亿元,是月内首募规模最高的基金,在年内成立的基金中规模也仅次于工银瑞信泰享三年。南方多元规模达到50.18亿元,首发规模在36只新发债基中排名第二;万家鑫安纯债A募集资金达到32.0202亿元,首发规模紧随其后;易方达7-10年国开行募集资金27.6663亿元。此外,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新基金还有广发7-10年国开行A、博时安祺一年定开A、信诚稳益A。
据此,债券型基金成为9月份所有基金类型中“吸金”能力最强的品种。Wind数据显示,债券型基金规模9月份增长1604.92亿元,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1505.32亿元,较8月份的增幅分别达到16.27%和8.11%,而货币型基金缩水982.94亿元,股票型基金规模减少36.19亿元,QDII增长23.66亿元。
另外,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还有177只(A、B、C类份额分开算)基金处于发行期。发行期中的基金与9月份成立的新基金情况类似,除了几只医疗主题、沪港深、定增基金外,仍是以类固收产品为主。
委外助债基“推陈出新”
目前投资债券为主的基金包括中长期纯债型、短期纯债型、混合债基等,这也正是机构青睐的投资品种。且随着机构理财需求与公募投资策略的不断磨合,一些新的债券投资工具也创新成为机构理财的“保本利器”。如首募280亿元的中银悦享定期开放债基,“该基金发售期仅为一天,有效认购户数仅有290户,该基金为委外资金定制概率较高。”某基金分析人士说。
有市场分析指出,债券基金之所以受到机构青睐,与其收益较稳健、回撤较小有关。而定期开放债基则采取一种“久期匹配”的投资策略,从而较大程度上保证了回报的稳定性,同时使得组合的净值回撤可控。此外,由于以封闭式运作为主,定期开放债基可以较为充分地运用杠杆策略,获取额外且稳定的息差收益。
据了解,目前《基金运作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开放式基金杠杆率不得超过140%,封闭运作基金的杠杆率不得超过200%。“当债市行情向好,定开债基可以通过提高杠杆率来获取更高的收益。”某基金分析人士说。
广州玄甲金融投研总监衷亚成表示,定开债基规模与银行委外规模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他认为,目前一些定开债基的申赎规则就是在迎合银行的现实需求,让银行有资格、有条件也有动力与公募基金协同定制相关策略。
据了解,目前定开债基大多为1年、半年定期开放,一定程度上匹配了银行短期理财的期限,越来越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欢迎。某定开债基金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从投资偏好上来看,机构投资者倾向于短封闭期与长封闭期类型,半年期中机构投资者占比在90%左右,两年期中占比在80%左右。“这可能是出于机构投资用途与预期收益不同而出的对策。”他说。
债基仍为资产配置优选
在“资产荒”背景下,基金经理们认为债券依旧是比较合适的资产配置选择。
大成基金景盛一年定开债基拟任基金经理赵世宏认为,未来债市大幅下跌的概率较低,较大可能是在目前状态下平滑一段时间,接着上涨的空间或仍存在。他解释说,一方面,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后,中短期内经济改善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另一方面,在经济低迷、外需不振、供给侧改革约束下,货币政策易松难紧。从市场容量和风险收益特征看,债券仍是现阶段较优的配置资产。
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6年9月30日期间,股市累计收益率为86.5%,仅略高于中债总财富指数的73.2%。但是对比年波动率,上证综指的52.3%则远高于中债财富指数的5.3%,风险收益可见一斑。
对此,赵世宏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经济下行导致的融资需求疲软,流动性宽松,资本外流限制,各类高收益资产风险凸显等多重因素,驱动了利率波动下移。“从较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债市的风险收益具有相对吸引力。”他说。
而汇率波动是否也会影响债市和债券投资,业内人士表示,汇率因素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固定收益总部公募基金组投资总监过钧认为,不宜放大汇率对市场的影响,因为本地市场与本地经济基本面关系最为密切,汇率因素的影响较为短期。
他同时指出,国外投资者因为人民币汇率的不稳定会对投资国内债券和人民币其他资产有疑问,但从长远来看,这部分资金在国内市场占比很小,不会影响债市的中长期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