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股份涨停逼出非重大事项 蹊跷流失2500万
大港股份信息隐瞒,股价波动背后的故事
近日,大港股份(002077.SZ)的股价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波动。从9月10日的无端涨停,到连续两个交易日的复牌涨停,尽管中间伴随着股价的跌停,但盘中最高曾触及12.36元,创下了股价近三年的新高。这场股价的波动背后,隐藏着大港股份对股东隐瞒信息的行为。
在今年的8月和9月间,大港股份至少三次隐瞒了涉及公司财务变化的重要信息。首先是关于新能源公司的投资,大港股份在出资1950万元参股新太阳能公司后并未及时公告。紧接着,镇江与大港股份共同启动的太阳能产业基地项目也未得到大港股份的及时披露。关于大港股份子公司大成新能源有限公司获得的国家财政补助以及新区固废处置有限公司的投资信息也都被隐瞒了下来。这些信息的隐瞒无疑对大港股份的股价产生了重大影响。
更让人疑惑的是,这些对外投资项目都是在董事会决议之前进行的。大港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解释说因为还未召开董事会,所以没有机会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董事会决议并非未卜先知的事情,任何投资决策都应该在董事会批准后进行公告。大港股份的这种做法无疑是对股东的不负责任。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大港股份股价连续涨停期间,其第二大股东镇江市三明集团公司却在跌停价卖出了大量股份。尽管股价波动给游资带来了浮盈的机会,但这种行为无疑给投资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不安。股东如此操作背后是否存在其他不为人知的秘密,仍需进一步调查。
大港股份的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股东的利益,也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应该秉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尊重投资者的权益。在信息如此透明的时代,任何隐瞒信息的行为都将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希望大港股份能够正视自己的行为,积极改正错误,真正为股东和投资者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