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解读技巧:深度解读地量指标技巧要点解析
股市技术指标繁多,常使人眼花缭乱。这些指标往往存在滞后性、相互干扰以及被主力资金操纵的问题。在这众多指标中,“地量”是一个较为真实且有效的指标。
在股市中,有一种声音认为,成交量是最真实的,无法被欺骗。尽管成交量有时也可能受到主力资金的影响,但“地量”却是市场最真实的写照。当市场人气低迷到极点,持股者不愿卖出,持币者不想买入时,“地量”便显现出其独特的意义。庄家的资金再雄厚,可以把量做大,却不可能把量做小。“地量”是骗不了人的。
那么,如何运用“地量”指标来指导实际操作呢?我们要明白“地量见地价”的道理。在行情启动后的中小级别调整行情中,地量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股价接近底部。特别是当底部成交量缩小至顶部最高成交量的20%-25%以下时,准确率极高。例如,在某一股票经历一波调整行情后,如果成交量缩小至顶峰时期的5%以下,那么这可能是股价即将见底的信号。
除了整体市场的研判,地量在主力震仓洗盘的末期也经常出现。主力在拉升前会反复震仓,清洗浮筹,以将市场中的主要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时,地量的出现就是一个重要信号。例如某只股票在主力震仓期间出现连续的小阴小阳形态,随后调整期间成交量极度萎缩,这时可以观察是否出现地量。如果地量出现并伴随着股价的稳定或反弹,那么这可能意味着主力并未出逃,而是在清洗浮筹,阶段调整可能结束,股价继续上扬的概率较大。
“地量”是股市中一个较为简单有效的指标。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如均线系统、股价走势等,进行综合研判。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指标都不是绝对的,投资者还需结合市场情况、个股情况以及其他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在实战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灵活应用各种指标,才能更好地把握股市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