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应包容理性看待精选层
在新三板精选层开板第二天,市场整体走势略显疲软。精选层个股全线走弱,这一现象背后受到新三板自身特点以及资本市场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作为新设立的精选层市场,投资者对其理解尚需时日,稳定估值定价体系的建立也需时间考验。
市场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近期的资本市场波动对精选层运行产生了压力传导。首批精选层公司在7月初进行公开发行定价时,资本市场整体热度较高,而近期市场的快速下调同样影响了精选层的二级市场价格。不同于其他板块,精选层的流通股比例较高,价格博弈因素更为复杂。这其中,老股与新进投资者之间的持股成本、投资目的、估值标准差异明显,使得精选层开市初期的价格博弈更为激烈。
从首日情况分析,投资者对于精选层的参与存在一定观望情绪。合格投资者中,仅有16.39万户参与了精选层委托交易,占比仅为10.52%。与此相比,科创板首批企业开市首日,参与交易的投资者数量则更为踊跃。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新股上市初期成交金额呈现逐日收敛的特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港股市场自2019年以来,新股首日的换手率均值约为16.49%,而第二日的换手率均值仅为首日的四分之一左右。随后的日子里,换手率更是逐日收敛。大约两周左右的时间,换手率达到1%左右的稳定水平。首日破发率也呈现一定的规律,两周左右稳定在50%左右的水平。
相对于发展时间较长的港股等成熟市场,新三板精选层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者对于市场的理解、对价格的预期和估值都需要一个博弈和收敛的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在首日收市后,已有4家精选层公司宣布计划增持自家股票,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公司采取二级市场价格稳定措施,充分显示出这些公司对未来市场发展的信心。
新三板精选层的运行不仅体现了新三板自身的特点,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包容理性地看待这一新兴市场的表现,持续跟踪观察市场的后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