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ttm是什么(每股收益基本和稀释)
每股收益TTM的计算公式是市盈率除以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再乘以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在国泰安数据库中每股收益应选择EPS即每股收益。EPSTTM是过去连续十二个月内的每股收益数据。市盈率TTM代表了过去四个季度的市盈率。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的区别在于,存在潜在普通股的情况下,应计算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是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当期实际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公式中的分子和分母分别有不同的确定方法。在股票价格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每周或每月的股票收盘价作为代表性价格计算。若涉及多项潜在普通股,应根据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计算过程要考虑股份期权和认股权证的影响等因素。每股收益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其计算方式简单明了,即净利润除以股本总额。这一指标反映了公司每一股股份所能享受到的净利润。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让我们深入一下与之相关的内容。
在企业进行资产购买或以未来发行的普通股作为支付对价的情况下,这部分普通股的处理方式尤为关键。当企业购买一项资产,并以未来将发行的一定普通股股份作为支付手段时,这部分股数应当从资产确认之日起,就被计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中。这是为了保持每股收益计算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在企业合并中,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何时计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自购买日起取得对被购买方的实际控制权。这意味着从购买日起,购买方开始享有被购买方的净利润,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也应从购买日起计算。
而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都受到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合并后的留存收益包括合并前各方的净利润累积。与分子净利润的口径保持一致,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作为对价发行的普通股应被视为从最早期间期初就已发行在外,并计入各列报期间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简而言之,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虽然简单,但其背后的处理逻辑却相当复杂。企业必须仔细处理与每股收益计算相关的每一个细节,以确保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投资者才能根据这一关键指标,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出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