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已来 车联网爆发在即 5股或成为风向标

财经新闻 2023-02-05 11:43www.16816898.cn股票新闻

  5G已来 哪些应用领域将率先爆发

  “在5G提供了网络基础设施、软硬件普及、电动汽车加速发展这三大基础之上,车联网已成为确定的机遇,爆发在即。”中阅资本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首先阐述了看好车联网的逻辑。

  在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TIAA)秘书长庞春霖等多位业内专家看来,车联网涉及人、车、道路等多重参与主体。其中,传感器等智能硬件、通信网络、灵敏算法等新技术和产品都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在产业链爆发顺序上,【、】等机构认为,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是半导体产业的驱动力“三部曲”。

  机遇当前,从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电子元器件,再到车载终端,一大批A股上市公司早已“阳谋”车联网。比如,上汽集团在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网等领域全面出击,闻泰科技专攻汽车电子元器件,【、】从导航切入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座舱方向。

  完善三大基础

  工信部2月19日发布《2019年全国无线电管理工作要点》,提出适时发布5G系统部分毫米波频段使用规划,引导5G系统毫米波产业发展。此前,工信部已经给车联网划出了专用频段。

  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中国5G全力奔向商用,车联网成为确定机遇,爆发在即。

  孙建波向记者阐述了看好车联网的逻辑:一是网络基础设施,5G使得车联网的信息传输得以实现;二是汽车电子软硬件开始普及,半导体技术发展带来了传感器、芯片等硬件价格下降,移动互联网使得应用更加普及,汽车电子软硬件进入大规模应用期;三是电动汽车的加速发展,使得车联网具有了大规模应用的能源基础。有了这三大基础条件,人、车、外界(如路面)才能实现高效的信息交互,如此车联网才能发展起来。

  庞春霖进一步强调了5G的重要性:5G对于车联网的重要性体现在机器和机器之间的信息传输从根本上突破了时间、数量、空间和角色上的限制。因此,5G技术可成为未来车联网三大系统(融合感知系统、信息交互系统、智能计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载基础。中科院微电子所副研究员王云也表示,在汽车电子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5G将解决车联网对通信网络“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关键要求。

  那么,本轮车联网行情是否会重蹈2015年的覆辙——喧闹过后“一地鸡毛”呢?孙建波认为,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历程看,在具备了基础条件后,可以诞生更多的应用和需求,从而让产业形成正循环发展。

  “一旦科技消费品的渗透率达到10%,对经济影响会逐步显现,行业也会进入快速爆发阶段。”孙建波强调了电动汽车对车联网的推动作用,他认为电动汽车也会遵从这一规律,3年以后进入爆发期给车联网带来更多动能。记者查阅得知,中国新能源汽车2018年销量为125.6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4.4%。有机构预测这个比例将在2019年达到6%,2020年达到10%。

  庞春霖则显得比较谨慎,他认为全面的车联网爆发应该是在2025年至2030年间,爆发的标志就是5G技术的正式商业化应用完成。

  “当然,如果基于5G的个人终端车联网模块推广顺利,爆发还会提前。”王云则从技术指标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提出入网比例的概念,“比如,或许入网比例达到50%,就意味着车联网爆发。”

  寻找确定性刚需

  车联网已经成为全球热点。赛迪的车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全球车联网高速发展,当前全球联网车辆已经达到9000万辆,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至3亿辆左右,2025年则将突破10亿辆。目前,中国、俄罗斯、西欧和北美等地70%以上的新组装车辆都已配备互联网接口。

  在政策推动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迎来快速发展契机。2018年11月,工信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直接通信使用5905-5925MHz频段管理规定(暂行)》,给车联网划出专用频段。同年12月,工信部制定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促进车联网产业发展。此前,工信部、发改委等先后发布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等多项政策。

  在车联网爆发前夕,寻找到确定性的刚需,才能真正把握住投资机遇。孙建波认为,刚需是市场和行业自发发展、选择出来的,他现在只关注充电、电池、电子服务等领域,车联网应用应该交给市场和用户来选择。

  结合产业经验,庞春霖则认为,车联网最核心的部分是可支持机器和机器之间信息交互、传递和决策的智能硬件(感知+计算+执行)、通信网络(短时延、高带宽、大容量)和灵敏算法(包括云计算、中央计算、边缘计算)等,这些有别于传统技术领域的新兴技术和产品都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王云则进一步点出了车用传感器、C-V2X通信技术、边缘/云计算、车联网信息安全、高精度定位、语音识别技术等具体领域。

  针对2019年的产业动向,庞春霖认为,特定应用领域和通用车辆领域的自动驾驶L3级都应该是车联网务实的应用领域,并可在商业化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据悉,按照国家相关部署,TIAA和中国信通院在2018年已经完成智能交通无线电研究实验,可支持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应用频率和农业直联通信实验(频率5915-5925MHz),这也将加速车联网商用步伐。

  资本和巨头竞入

  风口之上,资本加快跑马圈地,初创公司频获融资。蘑菇智行近日表示完成了1.2亿美元的A轮融资。据悉,该融资由腾讯领投,京东、黑马纵横等共同参与投资。蘑菇智行主打移动互联网车载智能设备,提供车联网解决方案。

  无人驾驶更是备受资本青睐。2月13日,无人驾驶初创公司图森未来宣布,其于2018年底完成9500万美元D轮融资,此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在此之前,美国自动驾驶初创公司Nuro也获得了软银旗下愿景基金的9.4亿美元融资,此前该公司已获得亚马逊、红杉资本等投资超过5亿美元。

  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早已竞相入股车联网。凭借其自动驾驶开发平台NVIDIA DRIVE AGX Xavier,芯片巨头英伟达的朋友圈中不仅有特斯拉,还囊括了国内的小鹏、奇点、一汽、沃尔沃等互联网造车公司和传统车企。

  BATH(百度、阿里、腾讯、华为)早已深度布局车联网领域。阿里在2018年秋已经公布了大规模的车路协同计划。在2018年10月18日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马化腾公布了腾讯做车载微信的消息,腾讯将车联网作为产业物联网的重要切入点,并制定了智慧出行战略。

  在无人驾驶领域,百度已经是实力不俗的“老手”,百度在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中称Apollo自动驾驶开放平台取得了技术和商业化上的突破性进展。华为也将车联网视为新赛道,在2018年6月发布了IoV平台,致力于打造连接人、车、路和其他事物的全连接智能世界。

  不同于以往的“颠覆”,科技公司正在与传统车企融合发展。今年2月初,广汽集团宣布将与腾讯展开合作,共同投资10亿元设立移动出行项目平台公司。据悉,除了广汽集团,腾讯还与长安汽车、宝马、一汽、吉利控股、比亚迪、东风等展开深度合作。凭借Apollo平台,百度与奇瑞、现代、奔驰绑定。落子车联网,除了AliOS,阿里还与上汽合作孵化了斑马网络。

  A股公司百舸争流

  在国金证券看来,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是半导体产业的驱动力三部曲,至2025年,全球车用半导体市场的年复合成长率至少为11%至13%,远高于产业4%至6%的年复合增长率。

  机遇当前,一大批A股上市公司早已“阳谋”车联网。作为中国汽车巨头,上汽集团在车联网领域四面出击。2018年3月1日上海市发放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成为第一批获得拍照的公司。与阿里合作的斑马网络备受行业好评,已经进入荣威、名爵、大通、东风雪铁龙、福特等品牌中。

  汽车电动化,功率器件迎来发展良机。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在功率器件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法拉电子是新能源车用薄膜电容器龙头,公司“东孚扩厂项目”已于2017年完工,一期规划有配套3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

  自动驾驶已经成为全球趋势。Yole预计到2021年,中国的ADSA(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与自动驾驶市场将达到426亿元,年均增长67%。上市公司层面,欧菲科技积极布局汽车电子,主要产品包括智能中控系统,倒车影像、360度环视系统及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ADSA产品及车身电子。1个ADSA平均要配备5个摄像头,包括1个后视摄像头和4个环视摄像头。车载镜头需求大增,联创电子在2016年就做进了特拉斯的供应链,目前公司已经给特拉斯、英伟达、Mobileye等合计研发了20多款车载镜头。

  无人驾驶前夕,地图、定位导航类上市公司将率先发力,北斗星通、中海达、超图软件、振芯科技等已受到市场关注。北斗星通投融资部投资总监高建宇表示,未来两年是5G及车联网标准等智能网联重点基础支撑技术标准落地的窗口期,北斗也将于2020年完成布局成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标准。

  高建宇介绍,北斗星通已经从导航切入了智能网联汽车和智能座舱方向,公司从2010年收购深圳徐港就开启进军汽车电子,之后先后收购、投资了深渝北斗、德国in-tech公司、斯润天朗、江苏泽景、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并组建了汽车电子研究院。记者查阅发现,就在2018年底,北斗星通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品产能改扩建等项目。

  5G助推车联网快速发展,ICT(信息和通信技术)和OEMs(汽车整车制造商)公司都已经重金埋伏。在车载端,高新兴的前装车载终端T-Box(远程信息处理器)已经入选比亚迪供应商采购清单,后装终端OBD(车载诊断系统)主要专注欧洲和东南亚市场,进入吉利、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大厂。在上游车载芯片领域,作为LTE-V(车间信息交互)标准制定的主导推动方,*ST大唐早在2015年就推出了LTE-V车联网综合解决方案,还与高通合作研发基于蜂窝车联网芯片组。

  国金证券认为,2019年起,网络端是中期车联网最大投资机会,这主要包括路测单元RSU、符合车联网标准的通信基站和边缘数据中心等。*ST大唐、东软集团等均可提供相关的通信终端产品,中兴通讯已经可提供测试用基站。

  四维图新(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四维图新:对高精度地图订单的思考

  四维图新 002405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分析师:谢春生 撰写日期:2019-02-18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四维在中国电子导航地图领域的龙头地位比较稳固。其龙头地位有望继续在高精度地图领域得以延续。目前高精度地图订单开始落地,从车厂2021年L3量产规划来看,2019和2020年是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的集中发生的时间段。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0亿元/4.68亿元/5.60亿元,EPS分别为0.37元/0.36元/0.43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52倍、54倍、4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高精度地图订单落地低于预期的风险,传统车厂L3车型量产时间低于预期的风险。

  皖通科技(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皖通科技:信息化业务稳健发展 内生外延并举打造公司增长新引擎

  皖通科技 002331

  研究机构:华金证券 分析师:谭志勇,朱琨 撰写日期:2017-08-08

  【事件】2017年8月7日晚间,公司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79%;归母净利润3218.91万元,同比增长11.33%。

  信息化业务平稳发展,新建、运维两手抓提升公司盈利水平:公司以高速公路和港口航运信息化业务为主,积极向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其他信息化领域拓展,在聚焦新建信息化业务的同时,积极打造本地化运维团队,牢牢巩固在运行维护领域的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盈利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系统集成、技术服务、产品销售分项业务毛利率均有显着提升,保持公司利润持续增长。

  “互联网+”新型业务持续开拓,打造公司业务增长新引擎:公司整合平台、数据、用户等优势资源,积极拓展“互联网+”交通业务,探索新型业务模式。公路领域,公司以“行云天下”平台为载体,打造ETC应用生态圈;港口领域,公司持续增强中国港口网、领航者EDI、船舶跟踪系统、集装箱跟踪等系列SaaS平台服务能力,构建大数据技术支撑体系,实现港口航运领域业务模式升级。

  积极实施外延布局,拓宽公司业务领域: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赛英科技是以各种微波组件、卫星跟踪、机场安全、微波着陆和与用仪器仪表多个系列的产品为主的国内一流的军工电子企业。若此次收购顺利实施,公司有望切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军工电子领域,通过资源整合,产生良好的业务协同效应,打开盈利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7年-2019年的EPS分别为0.25元、0.27元和0.31元。6个月目标价15.50元,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2、新业务推进不达预期;3、公司外延收购不达预期。

  比亚迪(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比亚迪: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维持高位 符合预期

  比亚迪 002594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高登,邓晨亮,邬博华,汪福强 撰写日期:2019-02-19

  受益补贴新政出台前的抢购效应,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预计会有较大幅度退坡,新政落地前消费者抢购情绪明显,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28005辆,保持高位,仅次于去年11、12月水平,在去年同期低基数背景下实现高增长。分车型看,公司纯电动主力车型元EV月销首次超过1万辆,表现亮眼,插电混动主力车型唐DM月销爬升到6908辆。此外,全新一代唐EV、元EV订单分别超过5000辆、2000辆,表明市场认可度较高。

  燃油车跟随行业去库,终端需求表现较好。根据乘联会数据,1月累计批发销量同比下滑17%,行业整体处于去库存阶段。公司1月燃油乘用车销量15252辆,同比下滑56.43%,在2018年年底库存压力较大背景下积极去库存。1月燃油车终端销量达到28000辆,表现优异。

  强劲新车周期正式开启,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高增长可期。比亚迪全新一代产品竞争力强,展望2019年,公司现有车型预计将有较好销量表现,随着唐EV、宋MAXDM、宋新能源换代车型上市,以及网约车订单大量交付,预计公司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40万辆以上。

  比亚迪为新能源汽车龙头,发力变革提升产品力,爆款频出提振业绩。1)新能源乘用车:强劲新车周期带来销量大幅增长。2019年虽面临补贴大幅退坡,凭借销量高增的规模效应、整车和电池降本、产品适当提价,公司单车盈利仍有望保持相对稳定。2)传统乘用车:销量触底,精品新车带来量价齐升。3)动力电池:公司出货量行业第二,技术和成本优势领先,开启外供后发展空间巨大。受益新车热销,公司业绩将迎来明显改善。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1.12、1.42和1.70元,对应PE为46.2X、36.3X和30.4X,给予买入评级。

  华力创通(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华力创通:军工业务稳定增长 卫星应用产业化前景广阔

  华力创通 300045

  研究机构:中信建投证券 分析师:黎韬扬 撰写日期:2019-01-23

  一、布局军民两用卫星应用产业,持续研发即将步入收获期

  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0年登陆创业板。自设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仿真测试系统及其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重点服务于中国的国防军工领域。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公司前瞻布局,较早的进入了北斗导航、卫星移动通信领域,多年持续研发即将进入收获阶段。2017年,收购了江苏明伟万盛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了轨道交通业务,形成了卫星应用业务、雷达与通信业务、仿真测试业务和轨道交通业务四大业务板块。

  近5年,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利润出现波动。公司在研发支出上一直保持较高的投入,2016年前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一直保持30%左右,使得公司管理费用较高。受2017年相关研发项目进入验收收尾阶段的影响,研发投入有所下降,研发占比降至10.93%。随着前期投入进入收获阶段,未来公司业绩有望保持较高增长。

  二、卫星导航业务:北斗应用持续高速发展,积极向民用领域拓展

  随着北斗二号的运营,公司卫星导航业务快速发展,军民业务同步推进。公司卫星导航产品涵盖北斗应用上游芯片、零部件和中游终端产品,先后成功研发了北斗BP2007、北斗HBP2012军用基带芯片,实现了公司在北斗导航领域芯片的自给自足;同时积极向民用领域拓展,如高精度安全监测系统和精准农业用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及信息平台,形成“平台+终端”应用模式。预计到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北斗系统及兼容产品占比达到60%,重要领域达到80%。公司布局的精准农业、高精度安全监测系统市场空间广阔,根据拖拉机保有量及年均拖拉机下线量测算,精准农业潜在市场规模达200亿左右;根据全国公路桥梁、公司隧道数量测算,高精度安全监测系统市场也将超过百亿。

  三、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天通一号投入运营,通信终端驱动业绩增长

  天通一号是我国第一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于2017年3月31日投入使用。目前天通一号由中国电信运营,将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移动通信网络,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据预计,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终端用户十年内将超过300万,若按单台终端1万元计算,通信终端市场规模300亿元。公司在移动通信业务上累计投入超过2亿元,技术处于领先水平,作为国内拥有卫星通信基带芯片技术的两家企业之一和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生产能力的四家企业之一,上游卡位优势明显,未来卫星通信业务业绩提升可期。

  四、雷达与通信、仿真测试业务保持稳定发展,拓展无人平台领域

  受益于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公司传统雷达与通信、仿真测试业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在仿真测试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雷达测试仪器和对抗机、干扰机等雷达装备,与国防信息化紧密相关。据预测,2025年中国国防信息化开支将增长至25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1.6%,公司相关业务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公司发力无人平台领域,以军用、行业中小型无人机为突破口。相比于美国,我国无人机存在机型不健全、装备数量不足等问题,在近程、微型无人机等领域尤其突出。公司已经研制出微小型手抛式电动无人机、中小型固定翼汽油动力无人机等产品,未来有望拓展军民领域应用。

  五、轨道交通业务:外延切入轨交领域,有望持续增厚业绩

  公司在2017年收购了江苏明伟万盛科技有限公司,切入轨道交通领域,主要产品包括轨道交通安全门系统和再生制动能量逆变吸收装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统计,截止2017年底,中国大陆35座城市共开通171条运营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高达5033公里。根据已批复的城市规划计划,2020年轨交规划里程有望达到8500公里,按照2017年行车密度5.6辆/公里计算,2018-2020年将新增1.94万辆城轨交通运营车辆,年均增加6647辆,我们按照每辆车600万元造价计算,平均城轨车辆市场空间达399亿元/年。受益于轨道交通业务稳定增长,明伟万盛超额完成2016和2017年业绩承诺,未来公司轨道交通业务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六、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传统业务稳定增长,天通业务发力在即,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前瞻布局的卫星移动通信领域已进入收获期,天通手机集采有望将带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在北斗导航领域地位突出,在多个北斗行业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雷达与通信业务和仿真测试业务方面有多年积累,保持稳步发展。预计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59、1.9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4.78%、26.63%、23.32%,相应18至20年EPS分别为0.20、0.26、0.32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2、32、26倍,维持增持评级。

  水晶光电(个股资料 操作策略 股票诊断)

  水晶光电:把握产业升级机遇 q3业绩创单季新高

  水晶光电 002273

  研究机构:联讯证券 分析师:王凤华 撰写日期:2018-10-26

  事件

  水晶光电公布2018年三季报。公司2018-3Q实现营业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8%,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5、2.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1%。

  公司预计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63~5.34亿元,同比增长30%~50%。

  Q3业绩创单季新高,毛利率持续改善

  2018-3Q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8%。Q3实现营业收入7.3亿元,创单季新高,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37%。推测可能是受到旺季来临、大客户新机备货和屏下指纹识别渗透的拉动。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5亿元,接近之前预告区间上限(4.06),同比增长50%。扣非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1%。二者相差较大主要是出售光驰股份获利所致。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创单季新高,同比增长32%,环比增长162%。

  公司期间费用率15.3%,相比2017年增长0.82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2.88%,增长0.38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1.64%,增长0.2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78%,增长0.2个百分点。Q3公司期间费用率12.81%,同比增长-1.8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61个百分点,近期呈下降趋势。管理费用率11.51%,同比增长-1.4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88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1.66%,同比增长0.2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1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36%,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86个百分点。(此处管理费用包含研发费用以保证可比性)。

  公司毛利率28.91%,相比2017年提升-0.6个百分点。净利率25.24%,增长8.34个百分点,主要是出售部分光驰股份获利所致。Q3公司毛利率31.2%,同比增长-1.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5个百分点,近期毛利率持续提升。净利率20.88%,同比增长0.3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6.59个百分点。

  把握产业升级机遇,推动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前期受到智能手机去库存、江西水晶工艺调整的负面影响,但是Q3业绩已明显改善,营业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创单季度新高,毛利率持续回升。智能手机双摄持续渗透,同时多摄也开始进入高端机型。屏下指纹识别开始兴起,预计明年光学式产品会快速起量,这都将为公司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业务形成持续推动。iPhone新机型如期发布并均搭载面部识别技术,未来苹果其他产品也有望搭载该技术。安卓阵营积极跟进3D感测,华为(Mate20)、小米等机型搭载面部识别并采用公司的窄带滤光片产品。日本光驰与公司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并持续贡献投资收益。公司正把握产业创新升级机遇,加快布局相关业务。近期公司基于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拟使用自有资金1~2亿元进行股份回购。看好公司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推动业绩快速增长。公司预计2018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63~5.34亿元,同比增长30%~50%,中值4.98亿元。推算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0.58~1.29亿元,同比增长-32%~51%,环比增长-61%~-13%,对应中值0.94亿元,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3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公司EPS分别为0.57、0.60、0.77元,分别对应16、16、12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智能手机出货量下滑的风险;2、产品价格下滑的风险;3、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4、新应用渗透不及预期的风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