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上市公司集体反思:原本期待春天 为何进入

财经新闻 2023-01-09 08:35www.16816898.cn股票新闻
摘要:当整个环境产业经历了冰火洗礼后,终于沉寂下来,并开始反思。 12月1日,一场探讨当下环境产业如何走出困局以及未来如何发展的环境上市公司峰会在广东肇庆召开。而此前,环境产业刚刚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式的体验。自今年5月开始,多家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受经济下...

  当整个环境产业经历了“冰火”洗礼后,终于沉寂下来,并开始反思。

  12月1日,一场探讨当下环境产业如何走出困局以及未来如何发展的环境上市公司峰会在广东肇庆召开。而此前,环境产业刚刚经历了一次过山车式的体验。自今年5月开始,多家民营环保上市公司受经济下行、PPP金融政策调整、去杠杆等诸多综合因素影响,陷入困境。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认为,会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以前环境产业多是基于政策驱动下的“疯长”,偏离了其价值本质。他说:“环境产业的发展不应仅依赖于政策推动,而是要用内生创新去提升自身价值。在经历了这次”过山车“式发展后,产业自己也会反思:为什么会陷入这种困境,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锦江生态产业集团总经理唐燚认为,前几年中国环境产业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或野蛮生长阶段,企业急于扩大规模、占领市场,现在危机不断显现。行业应冷静下来,进一步思考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以适应政策及市场要求。

  12月2日,环境商会副会长骆建华在肇庆会议上表示,尽管政府监管越来越严,环保督查天天上演,但环保企业特别是民营环保企业却仍举步维艰。本来期待强监管拉动更多环保市场以及投资高峰的到来,但实际上却并未带来产业的“春天”,反而是进入了“寒冬”。“尤其是今年5月以来,很多环保企业特别是民营环保上市公司一上阵忽然发现‘弹药’没了,银行断贷,有的甚至很快就‘阵亡’了。”骆建华说。

  从“疯长”到刹车

  周鸿(化名)是来自北京一家民营中小型环境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当他谈起今年公司业绩的时候,显得信心满满。他说:“我们公司今年的盈利情况还不错,前三季度实现了利润翻番。”

  周鸿公司的发展状况,与当下环境产业不景气的现状,显得极不相称。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专门提供环境治理装备、技术和服务的上市公司,并不做PPP工程类项目,债务负担相对较小。这种优势反而更加适应了目前环境治理市场的需要。

  周鸿自己也坦承:“今年行业内取得较好业绩的环境上市公司并不多见。这主要是因为,前几年,一批企业在PPP大潮中盲目扩张,导致其陷入危机。尽管环保政策持续加严,使得整个环境治理市场空间加速释放,但很多民营环保企业因为之前的危机,深陷债务泥潭,并未抓住这一良机,甚至有些很快就退出了。”

  2017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一份《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一文件的出台被视为整个行业的转折。通知过后大批PPP不规范的项目得以清理出库,很多此前高歌猛进的环保PPP中标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并持续至今。

  周鸿说:“PPP业务本身就是一个杠杆业务,任何一个PPP业务都需要资本金和银行贷款。在PPP规范过程中,可能此前有些项目早已投入,突然说项目不规范,银行资金一旦出了问题,就如同要盖10层楼,已经盖了5层,前面的钱都投入进去了,后续必然会面临很多问题。”

  财政部PPP项目中心有关官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PPP改革中,部分地方出现了泛化异化等不规范发展问题。过去一年,财政部全面清理整顿PPP市场,就是坚决刹住泛化异化乱象。“这是PPP必须经历的阵痛,我们不规避问题,目的是治病救人,确保PPP行稳致远。”

  这位官员提供了一组数据:从去年专项整顿启动到今年10月,共清理退库2428个项目、涉及投资额2.9万亿元,整改完善2005个项目、涉及投资额3.1万亿,约占管理库项目规模的一半。

  全国PPP中心平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参与PPP项目的7029家企业中,民营资本和外资总占比共达48%。在市场开发较早、现金流回报较稳定的垃圾、污水处理领域,民营资本参与率高达82%。这意味着民资对整个生态环保领域PPP有引领和带动作用。

  赵笠钧说,“是时候进行反思了,通过自我创新内生增长,并在增长方式上做出一些调整,不然,产业很难健康发展。”

  瀚蓝环境总裁金铎说,中国环保产业整体仍较粗放,技术创新、管理水平不高,竞争趋于同质化,加剧行业恶性竞争。此外,环保商业模式还很不成熟,比如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模式等问题制约行业发展,也有企业忽略技术、运营等因素,造成投资和现金流严重不匹配。

  12月2日,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PPP“踩刹车”确实给环保企业带来了风险和损失。政府在对PPP项目严格把关的同时也要有相应的金融支持,解决民营环保企业的融资难题。

  新一轮洗牌

  赵笠钧说:“现在环境产业仍较分散,在这种格局下,行业必将面临新一轮洗牌。比如,今年盈峰环境并购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就是通过资本手段大举进行产业整合。”

  2018年9月8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发布2018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其中,仅有7家企业营收突破百亿,占50强企业总数的14%。环境商会公开数据显示,现在会员企业就将近500家,大多是民营中小企业,有30多家是上市公司。

  这与国家发改委和原环保部下发的《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提出的目标尚有不小差距。这份文件在2016年出台的文件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出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的环保企业,环保产业产值超过2.8万亿元。

  “接下来就看谁能坚持下去,如果持续被雪片一样的债务压的不能动弹,那就很可能意味着经营失败。这是一场严峻考验。”周鸿说。

  不过,对于目前产业之困,周鸿并不认为步入“寒冬”,他说,虽然融资尚未见底,但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让行业看到了希望,未来产业将在逐步调整后实现健康有序发展。

  赵笠钧认为,未来环境产业会朝着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他指出,走并购整合之路是环境产业大趋势。一方面环境产业会加快并购整合、强强联合;另一方面每个企业也会在创新上做出改善,进行一些不同的尝试,会逐渐走向理性。“预计未来两到三年,环保产业可能会重新洗牌,整个行业通过新的并购和整合将促使环保产业的升级以及格局逐步实现向大而强的转变,行业效益进一步提高。”赵笠钧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

  周鸿说:“环保企业除了要借助政策支持外,还要敢于跳出原来传统的业务圈子,实施创新举措,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也可通过并购重组,深耕专业领域,并在一些细分领域重新配置资源。若都盯着传统项目,很容易引起恶性竞争,极不利于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6816898.cn 168股票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