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特别收益金是什么,为何起征点那么高
揭开石油专项收入的神秘面纱
现代生活离不开原油,它是驱动社会进步的血液。石油背后有一项看似神秘的收入——石油专项收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一国家政策的重要部分。
石油专项收入,是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内原油超过一定价格水平后,国家按比例征收的收入。这项收入作为中央的非税收入,被纳入中央预算管理,由财政部负责征收和管理。
中央石油开采企业向财政部申报缴纳专项石油收益;地方石油开采企业则向财政部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申报;合营企业的专项石油收入由中国合营企业代扣代缴。
最近,财政部在12月28日通过中国经济网发布了一项《关于提高起征点的通知》。从2015年1月1日起,金起征点专项石油收入将提高至65美元/桶,继续实行5级超额从价税累进税率。这一决策的背后,是应对国际油价暴跌的现实,减轻石油企业的税收负担。
之前,有人建议取消或以其他方式收取专项石油收入,因为一些老油田开发生产成本高昂。但在国际油价波动剧烈的当下,这项收入对于石油上游矿山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中宇信息公司的分析师张永浩表示,虽然起征点上的特别增加对石油公司有影响,但从长远看,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其价格肯定会回到上升趋势。这对主要石油公司如“两桶油”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特别收益金起征点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成品油价格会相应调整。国家通过征收石油专项收入,俗称“石油暴利税”,主要是调控石油市场的超额利润,而非直接干预成品油价格。
回顾历史,2006年3月25日,财政部下发了《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标志着专项石油收益的诞生。最初的起征点为40美元/桶,随着时间的推移,起征点逐渐调整至目前的65美元/桶。
石油专项收入是国家对石油市场的一种调控手段,旨在平衡市场供需,确保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相信你对这一政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