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板洗盘(炸板是洗盘还是吸筹)
股市的涨停与跌停之路:介绍烂板股票的真面目
今天,我目睹了一场股市的戏剧性波动,一只股票从涨停到跌停,再回到涨停,令人不禁好奇背后的原因。这引发了我对“烂板股票”这一说法的深入。
何为烂板股票?在股市中,我们常常听到“涨停板”或“跌停板”的术语。当股价以涨停板或跌停板收盘时,它们被封为“涨停”或“跌停”。而所谓的烂板,指的是股价在一天内的波动幅度巨大,频繁出现涨停或跌停,给人一种不稳定、混乱的感觉。这样的股票往往是ST的股票,即业绩下滑、面临淘汰风险的股票。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力,作为股市中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操作手法往往决定了股票的走势。主力的烂板操作,有时是为了打压股价,制造恐慌,从而达到洗盘的目的。比如,在某些价位上,主力大量挂出卖盘,但并不主动成交,等到市场恐慌情绪升温,再以较低价格卖出,暗中再以买盘接货。这种压盘逼空的手法是典型的短线洗盘策略。
而低位连续放量滞涨的情况则需要我们综合观察。这可能是主力在吸筹,也可能是为了吸引跟风盘或是为了出货。具体的判断需要结合股票所处的位置、当时的盘面情况以及成交量来综合分析。
如何从盘口和分时图看出主力的动作呢?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当日分时的走势图、成交量以及股票所处的位置。有两年交易经验的人很容易分辨。当股价在一段时间内阳线数量明显多于阴线,且股价实现翻倍,但成交量并没有明显放大,这很可能是主力在吸筹。而在股价波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大幅度的下跌,可能是主力在洗盘震仓。
以豫光金铅为例,这只股票在一段时间内阳线数量明显多于阴线,主力为了吸筹不惜将股价推至翻倍。而在股价翻倍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大盘的熔断暴跌,此股趁机洗盘震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KDJ指标的变化以及成交量的变化来判断买入和卖出的时机。
股市的波动背后是主力操作的痕迹。我们需要通过综合观察、分析各种指标和现象,来揭示主力真正的意图,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冷静、理性,不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影响,做出长期的、有策略的投资规划。